字好书
饮百花洲四首

《饮百花洲四首》

时间: 2025-04-29 21:14:28

诗句

桃花绕屋竹参天,曾向湖西住五年。

回首但余葵麦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4:28

饮百花洲四首

作者:黎廷瑞 〔宋代〕

原文展示:

桃花绕屋竹参天,曾向湖西住五年。
回首但余葵麦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白话文翻译:

桃花环绕着我的房屋,竹子直插云天。
我曾在湖西居住了五年,回头看看,只有葵花和麦子在生长。
古今之间,何必再说桑田的变化?


注释:

  • 桃花: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绕屋:环绕房屋,显示出自然之美。
  • 竹参天:竹子生长得高大,直入云天,象征着坚韧和向上的精神。
  • 湖西:指作者曾经生活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葵麦:葵花和小麦,象征着丰收和生活的基本。
  • 桑田:指的是土地的变化,常用来比喻时光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典故解析:

“桑田”源于古代对土地的称呼,传说中桑田是指桑树生长的田地,象征着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桑田变化,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追求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居住的湖西,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和竹子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过往的回忆。前两句以生动的景象点明了诗人曾经的居所,桃花与竹子的意象不仅美丽,也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后两句则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虽然葵花和麦子依旧在生长,但对比之前的桃花竹影,似乎暗藏了一丝惆怅。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桃花绕屋竹参天”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桃花环绕着房屋,竹子高耸入云,呈现出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 第二句:“曾向湖西住五年”引入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五年居住地的珍惜。
    • 第三句:“回首但余葵麦在”通过回望,揭示了时间的流逝,虽有葵花和麦子,但缺少了曾经的桃花竹影。
    • 第四句:“古今何必更桑田”引申出哲理,强调古今变化的无常,劝诫人们对变化保持淡然。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桃花和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理想。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形式,深入探讨时间的流逝,启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然与哲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着生命的开始。
  • 竹子:象征坚韧和高尚,寓意着人生态度的追求。
  • 葵麦:象征生活的基本与丰收,体现现实的生活状态。
  • 桑田:象征时间的流转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桃花绕屋”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忧伤
    b) 美好与生命
    c) 变化无常
    答案:b) 美好与生命

  2. 下列哪一句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a) 回首但余葵麦在
    b) 古今何必更桑田
    c) 桃花绕屋竹参天
    答案:a) 回首但余葵麦在

  3. “桑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时间的变化
    c) 自然景观
    答案:b) 时间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黎廷瑞的《饮百花洲四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黎廷瑞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经历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古典诗词研究文章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扉夜坐 益州夫子庙碑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早春野望 麻平晚行 羁春 铜雀妓二首 春日还郊 寒夜思友三首 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殊意异 坚完 疋字旁的字 豺狼野心 巳字旁的字 荏苒日月 热人 洗心革意 先号后笑 反犬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脱血 辛字旁的字 罪恶迷天 包含裔的词语有哪些 不露锋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