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26
翠幕东风早。兰窗梦,又被莺声惊觉。起来空对,平阶弱絮,满庭芳草。厌厌未欣怀抱。记柳外人家曾到。凭画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春好尚恐阑珊,花好又怕,飘零难保。直饶酒好渑未抵意中人好。相逢尽拚醉倒。况人与才情未老。又岂关春去春来,花愁花恼。
春风早已吹拂过这翠色的帷幕。梦中在兰窗里,忽然被黄莺的歌声惊醒。起来后独自对着,平坦的台阶上轻柔的絮状物,满院的芳草让我感到厌倦,却又未能欣然入怀。我想起曾经到过柳外人家的情景。倚靠在画栏边,那春天真好,花好酒好人好。可春天的美好又怕渐渐消逝,花的美丽也怕随风飘零难以保留。即使酒再好,怎能抵得上心中所爱的人更好呢?相逢的时候我总是拼尽全力醉倒。况且人与才情都还未老,怎会在意春去春来,花的愁苦与烦恼呢?
程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春天的景色与情感。
《四代好》创作于春天,正值自然界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诗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无奈。开头的“翠幕东风早”引入了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兰窗与莺声,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梦幻。然而,梦醒之后,面对满庭芳草,诗人却感到一种厌倦,似乎对生活中的美好感到麻木。这里的矛盾感正是诗歌的情感核心。
“春好尚恐阑珊,花好又怕,飘零难保”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担忧,生动地传达出一种辩证的生命观:即使拥有美好,也难免遭遇失去。最后,诗人以“况人与才情未老”总结,表明即便面临春去花落的无常,人与才情仍在,此时的相逢便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人生的忧愁,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交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
诗中提到“春好尚恐阑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凭画阑那更春好花好酒好人好”中的“画阑”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程垓的《四代好》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的生活态度。两者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