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2:37
长兴秉钧者,子晦道攸隆。
刚介昌言远,忠清茂泽丰。
懿文常体道,妙略早從戎。
可惜亏同德,当年阻建功。
长兴年间掌权的人,子晦的德行非常显著。
刚直豪放的言辞传得很远,他的忠诚和清白使得恩泽广泛丰厚。
文采出众的人常常以道义为根本,早早投身于军事谋略。
可惜的是,失去了共同的德行,导致当年未能成就功业。
此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后唐历史的背景,李存勖的开国事迹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李存勖在位期间,善用人才,致使后唐一度强盛,但因内政不和和外敌入侵,最终未能长久。
夏竦,字子华,号闻道,宋代诗人,以诗文见长,善于抒情,作品多有古风,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回顾五代史,尤其是后唐的历史,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功业未成的惋惜。
这首诗通过回顾后唐历史,展现了李存勖及其治下的重要人物的品德和才能。诗中对“刚介”、“忠清”的赞美,体现了对正直与忠诚的高度推崇,表现了历史中的理想人格。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历史无常的无奈,特别是在最后一句“可惜亏同德”,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蕴含的情感深邃而耐人寻味,使人不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引发对当下道德与功业关系的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忠诚、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对历史的无常和个体努力的局限性感到惋惜。
诗中提到的“长兴”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后唐
D. 明朝
“可惜亏同德”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感慨历史的辉煌
B. 对功业未成的惋惜
C. 对人物的赞美
D. 对时代的批评
诗中提到的“子晦”是指谁?
A. 赵匡胤
B. 李存勖
C. 宋太祖
D. 王安石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夏竦的《奉和御製读五代史后唐史》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品德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