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1:0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1:08:37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何时才能解脱对高远理想的伤感与思念?没有什么比情感更加浓烈。离愁正如千丝万缕般纷乱,更有春天的飞絮轻轻飘荡。马嘶声渐远,征尘四起,何处能再找到你的踪影?双鸳在池中的水面上轻轻荡漾,南北的小舟彼此交通。黄昏后,梯子横在画阁之上,再看那斜月透过窗帘。细细思量这沉重的恨意,不如桃花与杏花,依然能随东风而嫁。
张先,字宗之,号青松,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其词风婉约清丽,擅长描写离愁别恨和自然景色。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反思期,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离别的感伤。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全词以“伤高怀远”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情感真挚而浓烈。接下来的“离愁正引千丝乱”,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离别的复杂情感,仿佛那无数的离愁如同千丝万缕,难以理清。
诗中“嘶骑渐遥,征尘不断”,用马的嘶鸣与行旅的尘埃,衬托出思念的遥远与无尽的离愁。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张先巧妙地运用了“双鸳池沼水溶溶”等意象,展现了水波荡漾的宁静与美好,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最后一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则是对痛苦情感的一种释怀,反映出作者对爱情的期待与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同时也透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词以高远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为主题,表现了深切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带有淡淡的忧伤。
诗中“离愁正引千丝乱”意指什么?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中的“桃杏”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