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2:29
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
芳魂艳骨知何处,春草茫茫墓亦无。
在乡间小店东头,花儿已经凋落,
一条小溪流水潺潺,似乎在呼唤罗敷。
她的芳魂和美丽的骨骼,不知身在何处,
春天的草长得茂盛,连她的墓地都没有。
“罗敷”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常用来象征美丽与青春。诗中提到的“墓亦无”,暗示美人在世时的光彩已不复存在,体现了生死无常的主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质朴,通俗易懂,关注民生,善于描写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白居易的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罗敷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丽与青春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罗敷水》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罗敷的身影,和她逝去后留下的空灵感。开头的“野店东头花落处”,不仅设定了一个凄美的场景,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随后的“一条流水号罗敷”,流水的声音似乎在呼唤着罗敷,传达出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丽女子的向往。
诗的中段提到“芳魂艳骨知何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失落,芳魂已逝,美丽的骨骼也无从追寻,反映出对美的追求终究是无可奈何的。而最后一句“春草茫茫墓亦无”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春草茂盛,却没有墓地,意味着即便是大自然的复苏,生命的终结依然是不可避免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以及对美的永恒向往。
“野店东头花落处”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A. 春天的花园
B. 秋天的乡村
C. 夏天的海边
D. 冬天的雪地
“一条流水号罗敷”中的“号”字可以理解为:
A. 叫喊
B. 记录
C. 数量
D. 询问
诗中提到的“春草茫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机勃勃
B. 悲伤无奈
C. 快乐幸福
D. 忧虑烦恼
《静夜思》与《罗敷水》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而《罗敷水》则是对美丽与青春的惋惜。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温柔,后者则显得更加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