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25
登楼
作者:杜甫 〔唐代〕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之上所感受到的伤感和无奈。诗人看到花儿在高楼附近绽放,却因为身处艰难的时局而感到心情沉重。千方百计登楼俯瞧,然而国家的动荡使这一切显得格外无奈。锦江的春色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但浮云却改变了历史的沧桑。北极的朝廷始终没有改变,西山的盗贼也未曾侵扰。可怜的是后主刘禅仍然被供奉在庙中,诗人只能在日暮时分吟唱《梁甫吟》,表达自己的惆怅和对历史的思索。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登楼》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身处动乱之中,回顾历史,感慨万千。此时的杜甫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登楼》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的诗作,诗人在高楼之上,目睹春色,却心生感慨,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全诗从个人的视角出发,借景抒情,以花、春、云等自然景象,映射出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既点明了主题,又引发读者的共鸣。诗人用“伤”字传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接下来的“万方多难此登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登高望远并不能带来心灵的宁静。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写春天的美景与历史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变迁的思索。“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反映出诗人对唐朝统治者的无奈和对民众安全的关切。
最后两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则以历史人物的哀伤为结尾,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杜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花近高楼伤客心”中的“客”指的是谁?
“锦江春色来天地”中的“春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怜后主还祠庙”中的“后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杜甫的《登楼》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而李白的诗作则往往展现个人的豪情与自由追求。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