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1:36
谒金门
春乍去。留得一天飞絮。寂寞眼看肠断处。能经几朝暮。玄鸟归来初乳。消瘦那知如许。无赖杜鹃啼更苦。催愁来院宇。
春天刚刚离去,却留下一天飘飞的柳絮。寂寞的心情让人感到肠断般的痛苦,不知能承受几次日夜的更替。燕子归来时春意初回,自己却已经消瘦得不堪,怎会知道这份愁苦。无情的杜鹃声更添悲苦,催促着愁绪在院子里蔓延。
作者介绍:陆求可(1629-1683),字子静,号存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作者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明清交替时期,常常感受到失去与悲伤,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惆怅。
《谒金门》通过描绘春天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头用“春乍去”引入春天的离去,接着以“留得一天飞絮”描绘出春天的短暂与脆弱。飞絮作为春天的象征,提醒人们春天的美好也将随之而去。接下来的“寂寞眼看肠断处”,则将个人的孤独感与春天的离去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能经几朝暮”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而“玄鸟归来初乳”则象征着春天的返归,但诗人却因为心中的忧愁而无法真正享受这一切。接着“消瘦那知如许”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伤,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如此消瘦,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最后以“无赖杜鹃啼更苦”收尾,杜鹃的啼叫似乎在加重诗人的愁苦,成为一种催愁的象征。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离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命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深刻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絮”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鸟来代表春天的到来?
“无赖杜鹃啼更苦”中“无赖”表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