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1:27
白云渺何许,目断楚江天。
悲风大河南北,跋涉几山川。
手线征衫尘暗,雁足帛书天阔,
恨入短长篇。青镜晓慵看,
华发早盈颠。叹流光,真逝水,自堪怜。
明年屈指半百,勋业愧前贤。
霄汉骖鸾无梦,桑梓归耕有计,
醉且付高眠。寄谢鹿门老,
待我共谈元。
白云,不知道飘向何处,我目光所及已断绝于楚江之天际。
悲风从大河的南北吹来,我跋涉了多少山川。
手中的征衣沾满了尘土,像雁的足迹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
心中的恨意化为短长的诗篇。清晨对着镜子懒惰地打量,
华发已经早早地爬上了我的头顶。叹息流光似乎真如逝水,令人怜惜。
明年我已快到五十,成就却让我惭愧于前贤。
登高入云的梦想无从实现,回到故乡耕作是我心中的计划,
醉意正浓,愿将一切都寄托于高眠。寄谢鹿门的老友,
期待与你共谈人生的道理。
兀颜思忠,元代诗人,官员,生于元朝末年,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反映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其诗风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分派到外地任职时,偶然重逢友人,感慨身世与人生的流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深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白云渺何许”引出对漂泊生活的思考,白云的飘荡象征着无根无依的生活,令人倍感孤独。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悲风大河南北”,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他对身处异乡的无奈与感伤。
在对人生的沉思中,诗人提到“明年屈指半百”,对年华的流逝感到无奈与惋惜,而“成就却让我惭愧于前贤”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取得更大成就的自责。诗人正视自己的衰老与无奈,然而在“桑梓归耕有计”中又透出一种归隐田园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渴求。
最后的“醉且付高眠”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洒脱态度,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从容,虽然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仍然希望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一种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仍然保持的洒脱与从容。
诗中“白云渺何许”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年屈指半百”中的“屈指”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桑梓”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