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49
《岁晏行》
作者:潘江 〔清代〕
岁云暮矣日月除,今此不乐胡为乎?
尝恐乐极悲即至,私家催负吏催租。
往岁人家馈酒肉,今年除日相向哭。
荒田插禾禾无科,半饱将橐半马腹。
县官苛政复诛求,卖田完税无人收。
爷娘妻子抱头泣,合家忍泪卖耕牛。
富家买牛牛价贱,贫家无牛为人佃。
隔年乞得千铜钱,且贿吏胥免赴县。
赴县入衙谒长官,抢地呼天肉已剜。
怒詈鞭笞遭捶辱,依旧追呼不少宽。
城中称贷如空谷,哭向黄昏投店屋。
不及江陵县里囚,岁除犹得还家宿。
时光已接近年末,日月无情地流逝,为什么此时不快乐呢?
我常常担心快乐到了极点,悲伤就会随之而来,私人家中催着还债,官吏也催着交租。
往年家家户户会送酒肉,今年过年时却只能互相哭泣。
荒废的田地插上禾苗,却没有收成,半饱的人们只能用口袋装着,马也只剩下半饱。
县官的苛政又再一次加重了剥削,卖田交税却没有人收购。
父母、妻子抱头痛哭,整家整户忍泪卖掉耕牛。
富人买牛时价格低廉,穷人无牛只能给别人打工。
隔年才乞得千铜钱,贿赂官吏希望免去去县的麻烦。
去县衙拜见长官,悲愤地呼喊着,肉体的苦难早已被剥夺。
愤怒的咒骂和鞭笞让我遭受羞辱,依旧追求宽容的请求没有回应。
城中借贷的情况如同空谷,哭泣声伴随黄昏在店铺中回荡。
比起江陵县里的囚犯,过年时还能回家过夜要好得多。
潘江,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诗风受到时代影响,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
《岁晏行》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抒发个人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
《岁晏行》是一首充满悲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叙述年末的景象,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诗中细腻描绘了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出他们由于苛政和天灾而陷入困境的无奈与绝望。诗人在开头就提出了“今此不乐胡为乎”,引导读者思考快乐和悲苦的关系。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亲人抱头痛哭、富人买牛、穷人乞讨等,展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哀,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在结尾通过对比,指出即使是身陷囚笼的人,岁末还能够回家,显示出生活的无奈与困苦,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农民的困苦为主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揭示了贪官污吏的剥削和社会的不公,使人深思社会的道德与责任。
诗中提到的“富家”与“贫家”分别指什么?
A. 富人和穷人
B. 官员和百姓
C. 城市和乡村
答案:A
“往岁人家馈酒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过去的富足
B. 现在的贫困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A
诗中“县官苛政复诛求”意指什么?
A. 官员的善政
B. 官员的剥削
C. 官员的宽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