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12
和道损喜雪
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
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
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
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
既能先覆物,乃见未饶春。
作阵从天落,何功得地均。
暂欣供一赏,惜逐马蹄尘。
这场细密的雪正赶在腊月到来,随着风轻轻地拂动着我的头巾。
我知道在寒冷的夜晚,屋子里的人并不在意醉酒归来的人。
雪静静地积在空旷的庭院,悄悄地为众多的树木披上新装。
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丰收,压抑的病痛也能遗忘贫困。
雪的厚薄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飘扬的样子似乎是有原因的。
既然能先覆盖万物,才能看到春天尚未来临。
雪花如阵从天而降,何必担心大地的均匀。
暂时欣赏这一场雪,却又不免感到马蹄踏起的尘土。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诗人,因其诗作风格清新、笔力遒劲而著称,尤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腊月,正值冬季,作者通过描绘雪的景象,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雪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层思考。开头两句“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又宁静的冬夜。诗人用“密雪”来形容雪花的细腻,又通过“随风”来表现雪的灵动,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韵律。
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的观察和思考。“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在寒冷的夜晚,醉归的人似乎被雪的宁静所掩盖,表达了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而“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则显示了雪的无声力量,给一切带来了新的装扮,暗示着希望和生机的到来。
最后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在期待丰收的同时,诗人也在反思生活的苦难。整首诗用雪花作为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希望,既有对冬天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雪如阵”)、拟人(“偏知寒夜屋”)、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物象与情感共生”的特点。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密雪”主要指什么?
A. 大雪
B. 细腻的雪
C. 冰雹
D. 雨水
诗中提到的“沃田”指的是什么?
A. 干旱的土地
B. 丰沃的田地
C. 荒废的土地
D. 石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梅尧臣的《和道损喜雪》与杜甫的《雪》。梅尧臣的诗更强调自然的温暖与对新年的期待,而杜甫则在雪中更体现了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