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僧竹院

《过僧竹院》

时间: 2025-05-07 23:37:54

诗句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4

过僧竹院

作者: 周贺 〔唐代〕

原文展示: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一生对竹子有着无比的喜爱,却从未有过真正的归属。每次来到这间房子,却总是无法停留。高人留宿在此,与我谈论禅理之后,夜晚的灯光下,雨滴打在空荡荡的堂屋里,显得格外寂寞。

注释:

  • 爱竹:指对竹子的喜爱。
  • 归不能:归指的是停留或回到,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法归属的感觉。
  • 高人:指高僧,具有高深的修为。
  • 留宿:指在此过夜。
  • 寂寞:形容孤独的感觉。
  • 雨堂:指有雨声的堂屋,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典故解析:

在唐代,竹子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隐士的志向与品格。而“高人”在这里不仅指高僧,更包含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心灵寄托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主要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周贺对竹子的热爱与内心孤独的交织之中,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过僧竹院》以竹子为线索,贯穿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内心孤独的感受。开头一句“一生爱竹自未有”,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然而紧接着却是“归不能”,展现了他在情感上的无奈与孤独。这种对比引发了读者的深思,似乎在告诉我们,爱与得不到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高人留宿话禅后”,则引入了与高僧的交流,暗示诗人渴望通过禅理来寻求内心的安宁。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寂寞雨堂空夜灯”,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凄凉,雨声与夜灯的映衬,显得格外孤单。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竹子、高人、雨堂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生活场景,令人深思。诗词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生爱竹自未有”: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爱慕,暗示其人生追求的理想。
    • “每到此房归不能”:揭示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状态的无奈与渴望。
    • “高人留宿话禅后”:与高人对话,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寂寞雨堂空夜灯”:营造出孤独的氛围,表现诗人内心的孤寂。
  • 修辞手法:

    • 对比:爱竹与归不能的对比,突出内心的矛盾。
    • 意象:竹子、高人、雨堂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探讨了爱的追求与内心孤独之间的张力,反映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永恒思考。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高洁与理想。
  • 高人:象征智慧与精神追求。
  • 雨堂:象征孤独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竹子的态度是什么?

    • A. 憎恨
    • B. 喜爱
    • C. 无所谓
  2.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谁?

    • A. 普通人
    • B. 高僧
    • C. 诗人的朋友
  3. “寂寞雨堂空夜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里馆》 〔王维〕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竹里馆》中同样表现了对竹子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而周贺的《过僧竹院》则更多地体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二者在同一主题上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斋中微雨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春怀 减字木兰花 其二十五 怨春 减字木兰花 题彭爰琴小像 减字木兰花 为从二姑作 减字木兰花·题画 减字木兰花·淫声美色 减字木兰花 读须溪词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击节叹赏 命履 氏字旁的字 元曲 己字旁的字 造因得果 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臂胛 闪光 包含粤的词语有哪些 离情别苦 卜字旁的字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彑字旁的字 桃溪 钜人长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