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冯唐庙

《题冯唐庙》

时间: 2025-05-03 19:37:51

诗句

千百年来汉老郎,晓来灯火晚来香。

庭前不用寻碑记,已载班书数十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51

题冯唐庙

原文展示:

千百年来汉老郎,晓来灯火晚来香。
庭前不用寻碑记,已载班书数十行。


白话文翻译:

这座庙宇已经存在了千百年,汉代的老郎(冯唐)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清晨的灯光和傍晚的香火交织在一起。
在庭院里不需要再去寻找碑文的记载,因为关于他的事迹已经在《班书》中记载了数十行。


注释:

  1. 汉老郎:指冯唐,汉代著名人物。
  2. 晓来:早晨来临。
  3. 灯火:指庙宇中早晨燃起的灯火。
  4. 晚来香:傍晚时分,庙宇中点燃的香火。
  5. 碑记:碑文的记载。
  6. 班书:指《汉书》,班固所作的历史著作。

典故解析:

冯唐是汉代的一个重要人物,以其才华与经历而被后人铭记。诗中提到的“班书”指的就是《汉书》,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录了汉代的历史与人物。诗人在这里强调,冯唐的事迹不仅在庙中被纪念,更在历史书中被详细记录,显示了其影响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明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历史、抒发感慨为主,风格简练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冯唐庙,体现了诗人对冯唐及其在历史上地位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承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冯唐这一历史人物的敬仰。诗的开头用“千百年来”揭示了冯唐庙的悠久历史,突显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人用“晓来灯火晚来香”描绘了庙宇中早晚香火的景象,给人一种生动的氛围,仿佛可以闻到香烟缭绕的气息。最后一句则强调了冯唐的事迹在《汉书》中已被详细记载,表明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以冯唐庙为中心,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和文化的延续,令人感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人在表达对冯唐的敬意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敏感与敬畏。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千百年来汉老郎:冯唐作为汉代的重要人物,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仍被铭记。
    • 晓来灯火晚来香:描绘了庙宇的日常景象,表达对冯唐的崇敬之情。
    • 庭前不用寻碑记:强调冯唐的事迹在庙中早已流传,不必再寻找碑文。
    • 已载班书数十行:指《汉书》对冯唐的记载,显示其历史地位的显赫。
  2. 修辞手法:

    • 这首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晓来灯火晚来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鲜明,通过“灯火”和“香”营造出一种宗教氛围。
  3.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人物冯唐的尊敬,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描绘庙宇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反思。

意象分析:

  1. 灯火:象征着信仰和希望,庙宇中的灯火照亮了信徒的心灵。
  2. :代表着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3. 碑记:象征着历史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老郎”指的是谁?

    • A) 司马迁
    • B) 冯唐
    • C) 班固
    • D) 曹操
  2. 诗中提到的书籍是什么?

    • A) 《史记》
    • B) 《汉书》
    • C) 《春秋》
    • D) 《资治通鉴》

答案:

  1. B) 冯唐
  2. B) 《汉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比较,二者都体现了对历史和故人的思念,但表达方式不同,杜甫更注重个人情感,而叶明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汉书》选读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六州歌头(送王玉良) 浣溪沙(赠妓徐楚楚)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书院 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沁园春·斗酒彘肩 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 普天乐·垂虹夜月 秋怀诗五首 失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魂飞魄荡 包含熨的词语有哪些 鹑鹊之乱 涤私愧贪 计议 黑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恍恍惚惚 汲汲皇皇 倍程 長字旁的字 求言 商韩 结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