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1:27
雨中
王世贞
平生不解愁,雨落听总好。
此际雨声来,沈沈北邙草。
整首诗的大意是:我一生都不懂得愁苦的滋味,听到雨落的声音总是令人愉快。此时此刻,雨声如潮水般涌来,北邙山上的草木显得愈加茂盛。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诗人、散文家,以才情和学识著称。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语言简练,内容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王世贞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雨中》这首诗写于王世贞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加深之时。雨声的舒缓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展现出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在一个雨天,他用诗歌记录下对自然的感知和内心的感受。
《雨中》是一首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诗歌,表面上描写的是雨声和北邙山的草木,实际上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前两句“平生不解愁,雨落听总好”表达了王世贞的生活态度。他一生不懂忧愁,似乎在雨声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诗人用“听总好”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雨声在他耳中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心灵的抚慰。
后两句“此际雨声来,沈沈北邙草”则将景与情结合,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雨声低沉,伴随着北邙草的生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安逸,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但在自然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是明代诗歌中一首难得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雨声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逸,传达出即使生活中有烦恼,自然的美好和声音能够带来心灵的慰藉。
王世贞一生不解的是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自然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北邙草”象征什么?
a. 生死
b. 自然的和谐
c. 忧愁
答案:b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轻松愉快
c. 忧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