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9:42
皈依
作者: 孙原湘 〔清代〕
綵云飞下十三楼,
悄立屏山最后头。
离客香风才一尺,
照人秋月是双眸。
瘷声临去讹中妇,
笑靥微圆认阿侯。
我已皈依仙座下,
见花无那转含愁。
彩云从十三楼飞下,
我静静站立在屏山的尽头。
离别的客人微风拂面,
映照着那明亮的秋月如双眸。
耳边传来瘷声,似乎是中间的妇人,
她微微一笑认出了阿侯。
我已皈依于仙座之下,
看到花儿却又转而含愁。
作者介绍: 孙原湘,清代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作品多反映人情世态及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在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皈依》是孙原湘的一首极富情感的诗作,从开头的“彩云飞下”到结尾的“见花无那转含愁”,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在美丽景色与内心情感之间变化的过程。诗中的“离客香风”与“照人秋月”相互映衬,表现了离别的思绪和对美好回忆的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虽然已经归依于一种理想或境界,但心中仍然难以摆脱的忧愁,这种内心的矛盾恰恰是许多人共同的情感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离别后的惆怅,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彩云”象征什么?
“我已皈依仙座下”中,“皈依”意味着什么?
诗中描写的“秋月”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孙原湘的《皈依》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情感也更为浓烈;而孙原湘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展现出一种更为淡雅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