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2:10
杜荀鹤的《途中春》
年光身事旋成空,
毕竟何门遇至公。
人世鹤归双鬓上,
客程蛇绕乱山中。
牧童向日眠春草,
渔父隈岩避晚风。
一醉未醒花又落,
故乡回首楚关东。
光阴如箭,身处的事物瞬息万变,究竟哪一个门庭能让我遇见高洁的志士呢?人世间白鹤归来,头上的双鬓已然斑白;旅途上蜿蜒的道路,像蛇一样缠绕在乱山之间。牧童在阳光下,懒洋洋地躺在春草上,渔夫在岩边避开晚风的侵袭。一醉未醒之间,花又纷纷落下,回首故乡,楚地的关山在东边。
杜荀鹤,字景升,晚唐诗人,生于唐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著称。杜荀鹤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途中春》创作于诗人游历途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细腻的情感。
《途中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便以“年光身事旋成空”道出光阴的无情,人生的经历在时间中似乎都变得苍白无力。接下来,诗人用“毕竟何门遇至公”来引出对理想和志向的追求,却又感到渺小与无奈。
诗中对“人世鹤归双鬓上”的描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年华渐逝,曾经的理想与追求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模糊。接着“客程蛇绕乱山中”形象地描绘了旅行的艰辛和复杂,旅途的迷茫与不确定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而后,牧童与渔父的描绘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间的简单幸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醉未醒花又落”,更是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短暂紧密相连,故乡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让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情感上层层推进,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深切的怀念,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细腻和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至公”指的是:
a) 高尚的人
b) 富有的人
c) 忙碌的人
d) 旅行的人
填空题:诗中“牧童向日眠春草”描写的是一位__在阳光下的情景。
判断题: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