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35
时到春深易断肠。
念来花渐少那芬芳。
总教愁泪滴文章。
洇透了戚戚字千行。
非独为花殇。
花殇人亦老鬓如霜。
重逢怕是已相忘。
春与我咫尺也茫茫。
到了春天深处,心情变得特别忧伤。
回想起来,花渐渐少了那芬芳。
这总是让我在文章中留下愁泪。
眼泪浸透了字里行间的千行文字。
不仅仅是为花的凋零而悲伤,
花虽殇,人也渐渐老去,鬓发如霜。
重逢时我恐怕早已互相遗忘。
春天就在我身边,却感觉如此遥远。
崔荣江,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常以春花秋月为题材,表现流逝的时光与人事的无常。
《小重山六首 其二 惜春之二》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时到春深易断肠”开篇即设下情感的基调,流露出一种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与忧伤。随着季节的深入,春天的美好似乎开始消逝,花香减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愈发显著。
从“总教愁泪滴文章”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在感伤花的凋零,更在为自己内心的苦楚而流泪。这种愁苦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的感伤,更是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后半部分的“非独为花殇,花殇人亦老鬓如霜”,则将情感的焦点从花转向了人本身,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显示出对青春的渴望与对老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美丽,也有生命的沉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春天虽近在咫尺,却因时光的流逝而显得遥不可及,增添了诗的哀愁与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围绕“春”与“人”的关系展开,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易逝。通过对花的惋惜,折射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生命、情感的珍视与思考。
诗中提到“时到春深易断肠”,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厌倦
“洇透了戚戚字千行”中的“洇”指的是什么?
A. 流动
B. 渗透
C. 干燥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A. 花
B. 太阳
C. 月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