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56
小重山 其三
作者: 毛奇龄
黄帕衔鳌结象床。捲衣长拂面侍君王。
衫襟深惹御篝香。绡幛影,隐隐见鸳鸯。
别院罢霓裳。众中新赐着殿头黄。
年来独系绛纱囊。江南路,四十杜秋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在华丽的房间中侍奉君王的情景。她的黄帕子衔着鳌鱼,搭在象形的床上,轻轻地卷起衣裳,长长的衣袖拂过面颊,恭敬地侍奉君王。她的衫襟上深深地沾染了御篝香,轻纱帷幕的影子中,隐隐映出鸳鸯的身影。别院中已不再穿霓裳,众人中她新得的衣服是殿头的黄衣。年复一年,她独自系着红色的纱囊,回忆着江南的路,想起四十年前的杜秋娘。
毛奇龄(1623-1716),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青莲,晚号双溪居士。毛奇龄出身于官宦家庭,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词曲。其诗词多描绘宫廷生活与仕途浮沉,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盛行之时,诗中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女性地位的尴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的追忆。
《小重山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宫廷女子的生活场景与内心情感。开篇以“黄帕衔鳌结象床”描绘出华丽而又优雅的环境,体现了宫廷的奢华。诗中通过“捲衣长拂面侍君王”表露出对君王的恭敬与依恋,反映了女性在权力中心的生存状态。
“衫襟深惹御篝香”,不仅展示了她的美丽,还暗示了她的处境——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许隐藏着许多无奈与寂寞。“绡幛影,隐隐见鸳鸯”,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提醒读者她内心深处渴望真爱与陪伴。
接下来的“别院罢霓裳”,则是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个性的渴望。最后一句提到“江南路,四十杜秋娘”,引人回忆起江南美丽的风景与女性的才情,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昔日光辉岁月的怀念。
整首词情感深邃,既有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又传达出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复杂心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权力与爱情之间的挣扎,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绡幛”是什么?
“江南路,四十杜秋娘”中的“杜秋娘”象征什么?
诗中反复提到的颜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