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立春日欲雪)

《小重山(立春日欲雪)》

时间: 2025-05-05 20:59:06

诗句

谁劝东风腊里来。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

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

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

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9:06

原文展示

《小重山(立春日欲雪)》
作者: 毛滂 〔宋代〕

谁劝东风腊里来。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
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
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
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白话文翻译

谁在劝说东风早早来到腊月?
却不知道天上还在酝酿着雪,惹恼了江边的梅花。
东郊的寒色仍在徘徊不去。
一对彩燕,飞翔在鬓云堆旁。
清晨的妆台上显得冷冷清清。
春天的金缕字,轻轻拂动着香腮。
红罗绣制的踏青鞋,早已准备好。
春天还很浅,花信更需要催促。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里:指农历腊月,传统上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 :烦恼、困扰。
  • 寒色:寒冷的颜色,暗示冬季的残留。
  • 双彩燕:彩色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 妆台:化妆台,指女性的梳妆之处。
  • 金缕字:春天的文字,象征春暖花开的信兆。
  • 踏青鞋:春天外出踏青时穿的鞋子。

典故解析

  • 东风:春风的象征,常与春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
  • 江梅:梅花一般在寒冷的冬季绽放,象征坚韧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宋代词人,字子华,号月溪,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词风清丽、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立春时节,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冬天的寒冷依然存在,作者通过描写自然场景抒发对春天的期待及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小重山(立春日欲雪)》是一首富有春天气息的词作,虽然立春已至,但诗中展现的依旧是寒冷的冬日景象。作者通过对东风、梅花、燕子等意象的描绘,表现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冬天的无奈。开头的“谁劝东风腊里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隐含了对春天迟迟不来的焦虑。

词中“东郊寒色尚徘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来临前的寒冷与沉寂,给人一种期待与失落交织的情感。接下来的“双彩燕,飞傍鬓云堆”,则渗透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彩燕的飞舞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宜春金缕字,拂香腮”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女性的柔美与妆容的细腻,展现了生活的精致。最后一句“春犹浅,花信更须催”,则以轻柔的语气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意境清新,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劝东风腊里来:提问句,表达对春天何时到来的疑惑。
  2.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形象地表现出冬雪的来临对梅花的影响,亦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微妙关系。
  3. 东郊寒色尚徘徊:描绘了东郊的寒冷景象,暗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4. 双彩燕,飞傍鬓云堆:彩燕飞翔的画面,增添了春天的气氛。
  5. 玉冷晓妆台:清晨妆台的冷清,表现出春寒的逼近。
  6. 宜春金缕字,拂香腮:春天的美好象征,与女性的妆饰结合。
  7. 红罗先绣踏青鞋:暗示着春游的准备,充满生活气息。
  8. 春犹浅,花信更须催:最后一句总结了对春天的期待,强调了春意的迫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东风,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词中出现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冬天的残留与无奈,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光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温暖。
  • 江梅:代表坚韧与美丽,体现冬天的韧性。
  • 彩燕:象征春天的活力,生机勃勃的意象。
  • 玉冷晓妆台:描绘女性的细腻与春天的清晨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重山》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2. “双彩燕”中的彩燕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诗中提到的“金缕字”是指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信兆
    • C. 花的颜色

答案

  1. B. 宋代
  2. B. 春天
  3. B. 春天的信兆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春望》——杜甫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小重山》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多地关注自然与人情的融合,而后者则更强调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冬寒的无奈。

解读:两首词都展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但风格各异,《春江花月夜》更具浪漫主义色彩,而《小重山》则透出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话》——陆游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深入理解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正字南仲四首 其四 晚菊 辛未九月晦日 游栖霞四首 其四 游栖霞四首 其三 西湖小隐 槜李道中二首 其一 绝句四首 其四 送人归苕溪 山居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人恶礼不恶 环内 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结尾的成语 指手划脚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齒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纤条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奉饷 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该总 虚掷年华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鹿字旁的字 大吹法螺 秉公任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