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节士

《夏节士》

时间: 2025-05-10 07:40:53

诗句

夏侯先生天下士,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53

原文展示

《夏节士》
作者:王冕

夏侯先生天下士,
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
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
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
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
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
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
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
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
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
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
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
江南节士如公少。

白话文翻译

夏侯先生是一位天下的士人,他风流倜傥,忠义并重。平生的功勋和事业他自知,心中更有许多非常的书籍。虽然在外游荡,但依旧不废灯下读书;骑马的年轻人却空虚忙碌。王门中讲道三十年,坐着使得贫瘠的地方改变了国俗。浮云遮蔽了日光,客梦单薄,勇猛的心志想要吃掉奸臣的肝。平直地把白事呈上天子,不顾宰相和官员。沉冤得以昭雪,清白遍及四海,旧时的枝叶依然生机勃勃。直到现在,长安的孩子们,拍手为他歌唱慷慨。归来不求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松。丹青只会空写苏子卿的画,黄花自有陶渊明的朋友。年老时论交友很苦,意气相投的朋友相约也难得。读着公的佳作,传颂着公的诗,江南的士人如公般少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夏侯先生:指夏侯惇,古代名将,象征忠义之士。
  • 风流倜傥:形容人风采潇洒,气质不凡。
  • 腹内:指内心、心中。
  • 浪游:指游荡、游历。
  • 王门:指王公贵族之家。
  • 白事:指上奏的事情。
  • 沉冤昭雪:指冤屈得到平反。
  • 丹青:指绘画。

典故解析:

  • “苏子卿”:指苏轼,著名的文人及画家。
  • “陶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代表了追求自然与自我价值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山水画著称。王冕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理想士人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夏节士》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王冕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夏节士》不仅展现了王冕对士人理想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忠义之士的赞美。诗中通过夏侯先生的形象,传达出一种风流倜傥、忠义并重的士人风范,展现了文学与道德的结合。王冕描绘了理想中的士人形象,既有高尚的品德,也有卓越的才华,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统一。

诗中提及的“浪游不废灯火读”,展现了士人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尽管身处浮云蔽日的环境,也要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同时,王冕通过“持白事上天子”的描写,表现了士人对权臣的蔑视和对正义的追求,表达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起伏的节奏,使得语言流畅而富有音乐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入,如苏轼和陶渊明,王冕将个人理想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江南节士如公少”,既是对自身的谦逊,也是对世道人心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士人理想的稀缺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夏侯先生天下士:指夏侯惇,代表忠义之士。
  2. 风流倜傥忠义俱:形容其风采与忠诚兼备。
  3. 平生勋业能自知:自知一生的功业。
  4. 腹内更有非常书:内心有许多深邃的知识。
  5. 浪游不废灯火读:即使游荡也不忘读书。
  6. 骑马儿郎空碌碌:年轻人骑马忙碌却无所成。
  7. 王门讲道三十年:在王家讲道三十年。
  8. 坐使穷荒移国俗:使得贫穷之地改变风俗。
  9. 浮云蔽日客梦单:浮云遮蔽日光,梦境单薄。
  10. 勇锐欲食奸臣肝:勇敢想要铲除奸臣。
  11. 径持白事上天子:直接把事情上奏给天子。
  12. 不顾宰相与乃官:不在乎宰相和大臣的意见。
  13. 沉冤昭雪清四海:沉冤得以昭雪,清白于世。
  14. 旧时枝叶生光彩:往日的枝叶依然生机勃勃。
  15. 至今长安诸小儿:长安的孩子们。
  16. 拍手为之歌慷慨:为其歌唱,表现慷慨之情。
  17. 归来弗受大官名:归来后不求官职。
  18. 五湖一叶扁舟轻:如同一叶扁舟,轻松自在。
  19. 丹青徒写苏子卿:只是空写苏轼的画作。
  20. 黄花自友陶渊明:有黄花,象征陶渊明的友谊。
  21. 老我论交苦不早:年老时谈交友不易。
  22. 意气相期且倾倒:志趣相投,互相倾倒。
  23. 读公佳传诵公诗:读着公的佳作,传颂公的诗。
  24. 江南节士如公少:江南的士人如公般少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流倜傥”和“忠义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士人的忠义与风流比喻,形象生动。
  • 夸张:如“勇锐欲食奸臣肝”,夸张表现了对奸臣的痛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王冕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与追求,强调知识与德行的结合,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侯先生:忠义的象征。
  • 灯火:知识与学习的象征。
  • 浮云:隐喻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 扁舟:自由与淡泊名利的象征。
  • 黄花:陶渊明的友谊与隐士之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位是《夏节士》中提到的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夏侯惇
    C) 杜甫
    D) 陶渊明

  2. “归来弗受大官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名利的淡泊
    C) 对世俗的追求
    D) 对家族的关注

  3. “丹青徒写苏子卿”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画作
    C) 诗歌
    D) 音乐

答案:

  1. B) 夏侯惇
  2. B) 对名利的淡泊
  3. B) 画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自题小像》:王冕的另一首诗,表现了个人志向与理想。
  • 《饮酒》:陶渊明的诗,表现隐士生活的洒脱与自然。

诗词对比:

  • 王冕的《夏节士》与陶渊明的《饮酒》,二者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冕更强调士人的责任与忠义,而陶渊明则突出个人的隐逸与自然之乐。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王冕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田家即事八首 对雪有怀 陈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诗及到龙泉闻余戍地最远见怀二首为寄次韵 其二 闻邑中灯夕颇盛作诗呈子肃 卧闻 寄送于去非三首 期斯远不至登谿亭有怀并属云台刘先生三首 闻曾幼度近况于陈择之作二诗觅使寄之 其二 送程提干 次韵沈司法送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池鱼笼鸟 摘奸发伏 黑字旁的字 承制 厄字旁的字 包含惴的词语有哪些 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贱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同声异俗 玉字旁的字 昆冈 克字旁的字 鲁莽灭裂 以弱毙强 贵骨 云翻雨覆 钝刀子割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