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53
《夏节士》
作者:王冕
夏侯先生天下士,
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
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
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
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
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
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
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
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
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
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
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
江南节士如公少。
夏侯先生是一位天下的士人,他风流倜傥,忠义并重。平生的功勋和事业他自知,心中更有许多非常的书籍。虽然在外游荡,但依旧不废灯下读书;骑马的年轻人却空虚忙碌。王门中讲道三十年,坐着使得贫瘠的地方改变了国俗。浮云遮蔽了日光,客梦单薄,勇猛的心志想要吃掉奸臣的肝。平直地把白事呈上天子,不顾宰相和官员。沉冤得以昭雪,清白遍及四海,旧时的枝叶依然生机勃勃。直到现在,长安的孩子们,拍手为他歌唱慷慨。归来不求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松。丹青只会空写苏子卿的画,黄花自有陶渊明的朋友。年老时论交友很苦,意气相投的朋友相约也难得。读着公的佳作,传颂着公的诗,江南的士人如公般少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山水画著称。王冕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理想士人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夏节士》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王冕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夏节士》不仅展现了王冕对士人理想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忠义之士的赞美。诗中通过夏侯先生的形象,传达出一种风流倜傥、忠义并重的士人风范,展现了文学与道德的结合。王冕描绘了理想中的士人形象,既有高尚的品德,也有卓越的才华,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统一。
诗中提及的“浪游不废灯火读”,展现了士人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尽管身处浮云蔽日的环境,也要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同时,王冕通过“持白事上天子”的描写,表现了士人对权臣的蔑视和对正义的追求,表达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起伏的节奏,使得语言流畅而富有音乐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入,如苏轼和陶渊明,王冕将个人理想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江南节士如公少”,既是对自身的谦逊,也是对世道人心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士人理想的稀缺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王冕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与追求,强调知识与德行的结合,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位是《夏节士》中提到的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夏侯惇
C) 杜甫
D) 陶渊明
“归来弗受大官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名利的淡泊
C) 对世俗的追求
D) 对家族的关注
“丹青徒写苏子卿”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画作
C) 诗歌
D) 音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