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19
送人上燕
作者:王冕 〔元代〕
燕山三月风和柔,
海子酒船如画楼。
丈夫固有四方志,
壮年须作京华游。
京华名花大似斗,
看花小儿竞奔走。
蒲萄潋滟金叵罗,
羊尾驼峰腻人口。
知君慷慨非膏粱,
生铜卧匣韬光茫。
出门一笑颇自许,
光范不用投文章。
玉露红门天尺五,
要为苍生说辛苦。
得时便觅好官归,
行道当依圣明主。
我将细酿松花春,
明年此时当迟君。
迟君不问宦途事,
要知伊傅何如人。
燕山的三月,风和日丽,
海子边的酒船如同画中的楼阁。
作为男人,总有志向在四方,
壮年时应去京华游历。
京城的名花大如斗,
看花的小儿们争相奔走。
葡萄在阳光下闪耀,金色的酒杯闪亮,
羊尾驼峰的美酒令人陶醉。
我知道你慷慨大方,并非只贪图美味,
胸怀大志,光芒四射。
出门时我微微一笑,心里自我欣赏,
光辉的名声不必依靠文章。
在玉露与红门之间,
我想为苍生诉说辛苦。
时机来临时,便寻得好官归,
行道时要依靠明智的君主。
我会细酿松花春酒,
明年此时,期待再见你。
你不问官场的事,
但想知道伊傅的为人。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以其潇洒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冕送朋友前往燕山时,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蕴含了对壮年游历的期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冕的《送人上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全诗以送别为主题,起初描绘了燕山的春日美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引入了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丈夫固有四方志”,强调了年轻人应当有追求,勇于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在诗的后半部分,王冕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京华的繁华与美好,尤其是“蒲萄潋滟金叵罗”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美酒与美景的结合,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中。而“知君慷慨非膏粱”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品德的赞赏,表明他对朋友心胸豁达的认同。
此外,诗中提到的“行道当依圣明主”则显示了王冕对政治理想的关注,寄托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最后的“迟君不问宦途事,要知伊傅何如人”不仅是对朋友的叮嘱,更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冕的《送人上燕》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乡愁
B. 友情与理想
C. 自然景色
D. 个人经历
诗中提到的“京华名花”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美
B. 生活的享受
C. 社会的繁华
D. 个人的追求
“知君慷慨非膏粱”中,“膏粱”指的是什么?
A. 美味的食物
B. 朋友的慷慨
C. 社会的浮华
D. 个人的品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的《送人上燕》与李白的《送友人》同样围绕送别的主题,但王冕更侧重于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惆怅,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