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3:33
落尽杨花飘尽絮,报道春归,不见春归路。
欲问春归何处去,数声窗外流莺语。
残梦惊回天未曙,暗惜韶华,半是风尘误。
怨绿啼红谁可诉,柔肠一寸愁千缕。
杨花和柳絮纷纷飘落,春天已经回来了,却看不到春天归来的路。
想问春天究竟去哪里了,窗外传来几声黄莺的鸣叫。
在残梦中惊醒时天色还未亮,暗自惋惜光阴,半是被风尘所误。
对着春色怨恨,谁能倾诉这份愁苦,心中柔肠一寸愁千缕。
作者介绍: 高士奇(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奇,号渔阳,江苏人。其诗歌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著称,常在作品中表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春天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光阴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蝶恋花》是一首典型的咏春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感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首句“落尽杨花飘尽絮”,开篇便以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春天的离去,接着“报道春归,不见春归路”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归来的渴望与失落。此处的“春归路”既指春天的归来,更象征着人生的方向和希望。
接下来的“欲问春归何处去,数声窗外流莺语”则通过流莺的鸣叫,传达了春天的讯息,然而诗人在这美妙的声音中感到孤单,似乎是在孤独中寻找失去的春天。诗中“暗惜韶华,半是风尘误”的句子更是道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
最后“怨绿啼红谁可诉,柔肠一寸愁千缕”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春天的怨恨与愁苦在此刻愈加明显,表现了内心的复杂与深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落尽杨花飘尽絮”中“杨花”指的是?
诗中“数声窗外流莺语”表达了什么?
“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柔肠”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