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诗

《古诗》

时间: 2025-05-07 09:58:38

诗句

小智欲求道,得失常相因。

如镜不莹背,如烛不耀晨。

镜烛岂不朗,操舍还由人。

荡荡至人出,羲阳彻八坤。

浮云绝蔽亏,万古光华新。

总总六合间,万物各有我。

臆见苟未除,名理动相左。

譬彼迎嘉宾,重门反深锁。

宕胸生虚明,灼然胜观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38

原文展示:

小智欲求道,得失常相因。如镜不莹背,如烛不耀晨。
镜烛岂不朗,操舍还由人。荡荡至人出,羲阳彻八坤。
浮云绝蔽亏,万古光华新。总总六合间,万物各有我。
臆见苟未除,名理动相左。譬彼迎嘉宾,重门反深锁。
宕胸生虚明,灼然胜观火。

白话文翻译:

小智慧想要追求道理,获得和失去总是相互影响。就像镜子背面不干净,蜡烛在清晨不能发光。
镜子和蜡烛难道不明亮吗?但其光彩的展现还得靠人来掌控。
当真正的智者出现时,阳光照亮了整个天地。
浮云散去,遮蔽也随之消失,万古以来的光华重新焕发。
在整个宇宙中,万物各有其存在。
如果主观的见解没有消除,名义和道理就会相互抵触。
就像迎接贵宾时,重重的门却深锁难开。
广阔的胸怀生出虚明,灼然的光辉胜过明亮的火焰。

注释:

  • 小智:指小的智慧,通常与“大智”相对,强调对道理的浅薄理解。
  • 得失:指获得和失去,意为人生中的事情常常是互相依存的。
  • 羲阳:古代神话中的日神,象征光明和智慧。
  • 臆见:指主观的见解或想法。
  • 深锁:形容重重锁闭,难以进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柯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关注哲理与人生,风格清新婉转。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清代,正值士人探讨道理与人生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智慧和存在的思考。

诗歌鉴赏:

柯煜的这首《古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小智慧与大道的关系。全诗从“得失”入手,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指出小智慧常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同镜子和蜡烛,光辉的展现依赖于人的掌控。此处通过“镜烛”意象,暗示了人内心的光明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荡荡至人出”,描绘出真正的智者出现时,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的景象,意在强调大道的光明与普遍。此时的“浮云绝蔽”,则象征着主观偏见的消失,真理的显现。

诗中反复提及的“万物各有我”,引发读者思考个体与宇宙的关系,强调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而最后的“宕胸生虚明”,则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博大胸怀下的智慧与真理,超越了明火的灼热,指向内心的光明。

整首诗以哲理性和形象性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启示读者追求心灵的明亮与自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智欲求道:小智慧想要追求道理,表达对真理的渴望。
  2. 得失常相因:强调获得与失去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如镜不莹背,如烛不耀晨:比喻反映出内在光明与外在表现的关系。
  4. 镜烛岂不朗,操舍还由人:说明光辉的展现依赖于人的掌控。
  5. 荡荡至人出,羲阳彻八坤:智者的出现带来光明,象征智慧的普照。
  6. 浮云绝蔽亏,万古光华新:消除偏见,真理的光辉再现。
  7. 总总六合间,万物各有我:宇宙间万物都有存在的价值。
  8. 臆见苟未除,名理动相左:主观见解若不消除,真理会相互抵触。
  9. 譬彼迎嘉宾,重门反深锁:比喻内心的封闭,无法接纳真理。
  10. 宕胸生虚明,灼然胜观火:开阔的胸怀产生智慧,超越表面的光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子和蜡烛比喻人的内心与外在表现。
  • 排比:整首诗多次使用排比,增强了语气的力量。
  • 对仗:诗中出现了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小智慧与大道之间的关系,强调真理的追求需要内心的明亮与开放,反思主观见解的局限,鼓励人们超越表象,追求更高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象征内心的清晰与真实。
  • 蜡烛:象征智慧的启发与光明。
  • 浮云:象征主观偏见和遮蔽。
  • 阳光:象征真理与智慧的普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智”指的是什么?

    • A) 大智慧
    • B) 小的智慧
    • C) 智者
    • D) 无知者
  2. 诗中提到的“羲阳”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
    • B) 星星
    • C) 日神
    • D) 风
  3. “万物各有我”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 B) 所有东西都是相同的
    • C) 生命是无意义的
    • D) 只有人类有价值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的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白的《将进酒》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畅饮的豪情,强调享受当下的哲学。

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智慧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偏向于自然与友谊,后者则强调个体的豪放与自由。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董正字常州觐省 寄孟协律 赠无怀禅师 送孙逸人 冬夜 送陈判官赴绥德 赠僧 寄友人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 赠圆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家弦户诵 玄愍 献世包 行禅 虫字旁的字 据乱世 久惯老诚 父字头的字 无机可乘 夕字旁的字 赫赫有声 压雪求油 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无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