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常寺宿斋有寄

《太常寺宿斋有寄》

时间: 2025-04-27 05:24:38

诗句

转枕挑灯候晓鸡,相君应叹太常妻。

长年多病偏相忆,不遣归时醉似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38

原文展示

转枕挑灯候晓鸡,相君应叹太常妻。
长年多病偏相忆,不遣归时醉似泥。

白话文翻译

在床上翻身,点亮灯火等待清晨的鸡鸣,我想你也会为太常寺的妻子而感叹。长年多病让我更加思念你,不让归来时的我醉得像泥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转枕:翻动枕头,形容失眠或思虑重重。
  • 挑灯:点亮灯火,表示夜间。
  • 晓鸡:清晨的鸡鸣声,常用来指代清晨的到来。
  • 应叹:想必会叹息,表示对他人情感的共鸣。
  • 太常妻:指太常寺的妻子,太常寺是古代负责祭祀礼仪的官署。
  • 长年多病:长时间多病,形容身体虚弱。
  • :尤其、特别。
  • 不遣:不让、不能。
  • 醉似泥:醉得像泥土一样,形容醉得很重,没法自持。

典故解析:
“太常妻”可以理解为对一位贤妻良母的羡慕,反映出诗人对家庭与情感的向往与思念。太常寺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官署,负责国家的祭祀和礼仪,诗人通过“太常妻”表现出对美好家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0年-约790年),字仲宣,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其诗风多样,语言清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权德舆的晚年,诗人因病长期在外,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作品反映了他对故乡、亲人和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诗歌鉴赏

《太常寺宿斋有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转枕挑灯候晓鸡”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情景,仿佛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接下来的“相君应叹太常妻”,则用对他人的想象,反映内心的情感共鸣,表达了对美好家庭的向往。

诗中的“长年多病偏相忆”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与思乡的痛苦,岁月的流逝让他倍感思念。最后一句“不遣归时醉似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归乡时的醉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转枕挑灯候晓鸡:夜晚难以入睡,点灯等待清晨的到来,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虑。
  • 相君应叹太常妻:想必你也会为他人的幸福而感叹,暗示了对美好家庭的渴望与羡慕。
  • 长年多病偏相忆:身体多病,思念的情感更为强烈,表现出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
  • 不遣归时醉似泥:归乡的期盼与醉意,暗含着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比作“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醉态。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美好家庭的向往,以及对病痛和离别的无奈,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思念的光亮。
  • 鸡鸣:象征着清晨的到来,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 病痛:象征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反映了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自己的孤独?
    A. 灯火
    B. 鸡鸣
    C. 病痛
    D. 乡愁

  2. “不遣归时醉似泥”中的“醉”指的是什么?
    A. 醉酒
    B. 醉梦
    C. 醉心
    D. 醉意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明月引发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而权德舆则通过描绘自己的病痛与夜晚的孤独,展现了对家庭的渴望与情感的无奈。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鉴赏辞典》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诗的背景、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舟中戏题 雪后东园午望 题罗溪李店二首 贺胡守寺正祷雪响应 和易公立投赠之句 重九前五日再游翟园 探春 卧治斋夜坐 送曾无逸入为掌故 东宫讲退。触热入省,倦甚小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讹佚 鹵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搬石砸脚 至字旁的字 三尺童蒙 镂骨铭心 故臣 爻字旁的字 兴怀 肃慎 卝字旁的字 望风披靡 磬石之固 捷足先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