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49
万里春 秋暮北九水独游
枫僝柳僽。黄叶浓于酒。展冰奁一鉴明漪,映丹崖错绣。正潦收山瘦。况摇落清秋时候。坐溪桥贪看斜阳,趁昏鸦归后。
远行的春天,秋天的暮色中,独自在北九水游玩。
枫树摇曳,柳条轻拂,黄叶比酒还要浓烈。我打开冰冷的匣子,映照出清澈的水波,映衬着丹色的山崖,仿佛绣花般错落有致。此时溪水渐渐退去,山峦也显得瘦削,正好是秋天落叶的时节。我坐在溪边的桥上,贪恋着斜阳的余晖,趁着傍晚的乌鸦归巢后。
作者介绍:黄公渚,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在北九水独自游玩,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美丽,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万里春”引入,虽是春天的意象,但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秋天,形成了春秋交替的强烈对比。诗中“枫僝柳僽”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气息,配合“黄叶浓于酒”的比喻,突出了秋天的丰盈与沉醉。
接着,诗人“展冰奁一鉴明漪”,通过打开冰冷的匣子映出清澈的水波,展现出一种清新与静谧的氛围。尤其“映丹崖错绣”一句,色彩鲜明,意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正潦收山瘦”则传达出秋天的凋零,诗人在此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情感由此而深。最后两句诗意更为浓厚,诗人坐在溪桥上,贪婪地享受着斜阳的余晖,似乎在留恋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呈现出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情绪。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秋天的感悟
C. 对冬天的期待
“黄叶浓于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诗中“潦收”指的是什么?
A. 河水上涨
B. 河水退去
C. 河水清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