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

时间: 2025-04-26 03:32:03

诗句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2:03

原文展示: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 黄滔 〔唐代〕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汉宫中行走,计划着庙堂的策略,但官帽和笏板却落入了民间。行走在直通三湘的水路上,心情高远如同四皓山。赐予的衣物被僧人脱去,奏表被主人批阅后归还。得到了松萝覆盖的山坞,泉水通向雨雪交加的湾口。东门增添了新的故事,南省却缺少了新的班次。秋天的石头被露水浸润,幽暗的窗户夜晚不关闭。梦醒后月光隐约映照,吟诗时鸟儿细语。可惜相如的作品,当时的事情都已闲散。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宫:指朝廷。
  • 庙略:朝廷的策略。
  • 簪笏:官员的服饰,代指官职。
  • 三湘水:指湖南一带的河流。
  • 四皓山:指四位隐士居住的山,象征高洁。
  • 赐衣:皇帝赐予的衣物。
  • 奏表:向皇帝上书的文书。
  • 松萝坞:长满松树和藤萝的山谷。
  • 雨雪湾:雨雪交加的湾口。
  • 东门:指京城的东门。
  • 南省:指朝廷的南省。
  • 片石:小块的石头。
  • 幽窗:幽暗的窗户。
  • 梦馀:梦醒之后。
  • 蟾:指月亮。
  • 吟次:吟诗的时候。
  • 鸟绵蛮:鸟儿细语。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典故解析:

  • 四皓山:指商山四皓,四位隐士,象征高洁和隐逸。
  • 相如作:指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文学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怀和咏史为主。此诗可能是黄滔寄给梓橦山侯侍御的,表达了对官场失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黄滔官场失意后,寄给友人的诗作,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失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失意的感慨。而“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隐逸来寻求心灵的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在汉宫中行走,计划着庙堂的策略,但官帽和笏板却落入了民间,表达了官场失意。
  2. 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行走在直通三湘的水路上,心情高远如同四皓山,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赐予的衣物被僧人脱去,奏表被主人批阅后归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4. 地得松萝坞,泉通雨雪湾:得到了松萝覆盖的山坞,泉水通向雨雪交加的湾口,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5. 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东门增添了新的故事,南省却缺少了新的班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6. 片石秋从露,幽窗夜不关:秋天的石头被露水浸润,幽暗的窗户夜晚不关闭,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7. 梦馀蟾隐映,吟次鸟绵蛮:梦醒后月光隐约映照,吟诗时鸟儿细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8. 可惜相如作,当时事悉闲:可惜相如的作品,当时的事情都已闲散,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情四皓山”比喻诗人高洁的情操。
  • 拟人:如“梦馀蟾隐映”将月亮拟人化。
  • 对仗:如“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失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宫:朝廷,象征官场。
  • 三湘水:湖南一带的河流,象征隐逸生活。
  • 四皓山:四位隐士居住的山,象征高洁和隐逸。
  • 松萝坞:长满松树和藤萝的山谷,象征隐逸生活的美好。
  • 雨雪湾:雨雪交加的湾口,象征隐逸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汉宫行庙略,簪笏落民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官场的不满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B

  2. 诗中“直道三湘水,高情四皓山”中的“四皓山”象征什么? A. 官场 B. 隐逸生活 C. 高洁和隐逸 答案:C

  3. 诗中“赐衣僧脱去,奏表主批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官场的不满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黄滔的《寄献梓橦山侯侍御》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黄滔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黄滔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黄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 辞本州教官 老柏行 简邵村并烦致意楼岗令兄 苴兰送春 广陵冶春词和阮亭先生 早发姑苏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光铮亮 孥戮 昫旱 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娇百态 非常之谋 幢容 杯残炙冷 舐糠及米 彑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腾焰飞芒 怜宥 用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