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12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
白居易
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
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
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
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事务的厌倦。诗中提到,习惯于静心时,内心自然平和,生活的琐事渐渐减少。可怜那安稳的生活,若放弃了它,又能归向何处呢?诗中提到的“垂翅鹤”和“解嘲文”,这些都是闲适的象征,尽管它们都是无所事事的东西,但难道它们不值得与朋友相伴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鹤,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常被视为高洁、自由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中反复提到的闲适与安宁,正是唐代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闻名,关心民生,常常通过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他的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的清丽诗篇,也有表现人生哲理的深邃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面对人生的喧嚣与繁杂时,他愈发向往一种宁静安稳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比安稳的生活与繁琐的世事,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的厌倦。开篇的“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展现了他习惯于内心的平和,逐渐对繁杂事务的疏离。这样的开头引人深思,显示了他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接下来的“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诗人感慨安稳生活的可贵,而在思索放弃安稳后的落脚之处时,内心的迷惘和无奈油然而生。最后两句提到的“垂翅鹤”和“解嘲文”,不仅是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自嘲和调侃,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安逸生活的珍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自我调适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珍视与对繁忙事务的逃避,反映了一种淡然处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谊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安稳地”指的是什么?
A. 繁忙的工作
B. 宁静的生活
C. 诗歌创作
诗中提到的“垂翅鹤”象征什么?
A. 劳碌
B. 悠闲自在
C. 忧伤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淡然
C.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学习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的深邃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