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0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03:03
访陶公旧宅
作者:白居易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见篱下菊,但馀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这首诗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追思和对其旧宅的情感。诗中提到,污垢和尘埃无法玷污美玉,灵凤不啄食腥膻之物,感叹陶渊明生于晋宋之间,他的内心坚守着理想,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诗人联想到孤竹子(陶渊明)与首阳山,夷齐兄弟虽身处困境,却不以饥饿为苦难。陶渊明有五子,与他们同忍饥寒,肚子空空,身上衣衫不整,连征战都不愿意去,真可谓贤者。
诗人自称与陶渊明相隔五百年,每当读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心中都充满感慨。他曾经吟诵陶渊明的遗风,撰写过十六篇颂文。如今来到陶渊明的故宅,仿佛他仍在眼前。诗人不追求酒的尊贵,也不羡慕无弦琴的优雅,而是渴望陶渊明所遗留的名利,愿意在这片土地上终老。柴桑的古村落、栗里的旧山川依然可见,唯独不见篱下的菊花,只剩下荒坟上的烟雾。尽管陶渊明的子孙未曾显赫,族人却仍然没有迁移。每当遇到姓陶的人,心中仍然感到亲切。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和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陶渊明旧宅的拜访,感慨时光的流逝和理想的难以实现,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白居易的《访陶公旧宅》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通过对陶渊明的追思,传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涉及陶渊明的生平和精神追求,还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不满。诗的开头以“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展示了陶渊明高洁的人格,接着提到他生活在晋宋之间,突出其隐逸生活的理想。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家境和家庭状况的描绘,展现出贤者的伟大与无私,尽管生活困苦,却依旧坚守理想。白居易自述与陶渊明相隔五百年,表明对其理想的深切向往与共鸣。最后,诗人对古村落的描绘,虽有荒凉之感,但仍能感受到陶渊明遗风所带来的宁静与雅致,反映出对过去的珍惜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白居易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同时展现了对高洁人格的崇敬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的字是什么?
诗人对陶渊明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陶渊明有几个儿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