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樵人十咏。樵歌

《樵人十咏。樵歌》

时间: 2025-04-29 23:26:35

诗句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

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

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6:35

原文展示:

樵人十咏·樵歌
作者:陆龟蒙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
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
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樵人一边在山林中砍柴,一边吟唱。慢慢地,他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走下去。虽然他背负着砍柴的苦乐,但这并没有减少他对音乐的热爱。当他走出树林时,心情随之转变,即使隔着水面,他的心情仍然能够相互呼应。只要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情感,又何必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呢?

注释:

  • 纵调:纵情高歌,随意地吟唱。
  • 野吟:在野外吟唱,表现一种自然和自由的状态。
  • 云磴:云雾缭绕的山路。
  • 负樵乐:背负着砍柴的乐趣。
  • 援琴兴:指演奏琴曲的兴致。
  • 天壤情:天地之间的情感。
  • 郢人:古代楚国的郢人,以善歌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在唐代,社会动荡与士人隐逸的思想相结合,许多文人选择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陆龟蒙的这首《樵歌》正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樵歌》以樵人这一普通形象为主角,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诗中运用“纵调为野吟”的描写,表现出樵人自由自在、惬意的生活状态。他在山林中吟唱,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抒发。这种情感在“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中得到进一步的表现,樵人虽负重,但内心的乐趣足以抵消一切辛劳。接着,诗人提到“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显示出樵人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共鸣。最后一句“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表明了诗人对名声和外界评价的无所谓,强调了追求内心真实情感的重要性。这种对自然与自我心灵追求的理念,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纵调为野吟:表达了樵人在自然中自由吟唱的状态。
  2. 徐徐下云磴:描绘樵人缓缓走下山路的情景,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节奏。
  3. 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即便背负着砍柴的重担,他的内心乐趣并没有减少,显示出对生活的热爱。
  4. 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樵人走出树林,内心的变化与自然的呼应。
  5.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强调追求内心情感的重要性,而不在乎外界的评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樵人的心情比作自然环境的变化,展现心灵的和谐。
  • 拟人:将自然情感与樵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用词对称,提升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强调了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淡泊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樵人:象征普通人的生活与追求。
  • 云磴: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神秘。
  • :象征音乐与心灵的共鸣。
  • 天壤情: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樵人是如何描述自己的乐趣的? A. 通过砍柴
    B. 通过吟唱
    C. 通过弹琴
    D. 通过与人交谈

  2.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这句的意思是? A. 追求名利
    B. 在乎他人评价
    C. 追求内心真实情感
    D. 渴望成为樵人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陶渊明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y 岑参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与《樵歌》均描绘了自然生活,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对话,而《樵歌》则强调了内心的感受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陆龟蒙诗选》

相关查询

吴宫 赠刘司户蕡 房中曲 春风 楚吟 岳阳楼 汉宫词 题汉祖庙 咏史二首·其一 滞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再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归奇顾怪 兵连祸深 面面厮觑 乙字旁的字 五方杂厝 阜字旁的字 雇农 临驭 齒字旁的字 雅算 明修暗度 治病救人 忘餐失寝 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