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8:28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太湖石
作者:陆龟蒙 〔唐代〕
他山岂无石,厥状皆可荐。
端然遇良工,坐使天质变。
或裁基栋宇,礧砢成广殿。
或剖出温瑜,精光具华瑱。
或将破仇敌,百炮资苦战。
或用镜功名,万古如会面。
今之洞庭者,一以非此选。
槎牙真不才,反作天下彦。
所奇者嵌崆,所尚者葱蒨。
旁穿参洞穴,内窍均环钏。
刻削九琳窗,玲珑五明扇。
新雕碧霞段,旋破秋天片。
无力置池塘,临风只流眄。
这山上难道没有石头吗?其形状各异,皆可用来推荐。若遇到好的工匠,就能使这些石头的本质发生变化。有的可以雕刻成建筑的基石,有的则可以堆砌成宽广的殿堂;有的则可以剖开,展现出温润的光泽,像华丽的装饰品。有的石头可以用来打破敌人,化为战争的利器;有的则可以成为名声的镜子,千古流传。如今的洞庭湖石,却不是这样选择的。槎牙石真不算什么,反倒成了天下的典范。人们所奇特的是嵌入崆山的石头,所推崇的是葱郁的树林。旁边穿过的洞穴,内部的通道如同环环相扣的珠链。刻削出九琳窗,玲珑的五明扇。新雕的碧霞石,仿佛打破了秋天的片段。无力再置池塘,唯有在风中悠然观看。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子明,号岘石,生于今江苏省。其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陆龟蒙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哲理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陆龟蒙游历太湖期间,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石头的赞美,以及工匠技艺的赞赏。诗中对太湖石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工的思考。
陆龟蒙的这首《太湖石》不仅仅是对太湖石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工匠精神的颂扬。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开篇便提到“他山岂无石”,强调虽然其他山也有石头,但太湖石之所以特别,是因为遇到了“良工”。这样的结构使得诗歌具有层次感,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工艺之间的关系。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诸如“温瑜”、“百炮”、“玲珑五明扇”等,都是工匠精神与自然美的结合。陆龟蒙通过描绘这些意象,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太湖石的美丽,还能领悟到工艺背后的智慧与哲理。
此外,诗的最后几句表现出诗人对现代洞庭石的不屑,表达了对匠心独运的追求。诗人在对比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真正的美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技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石的赞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工艺之间的和谐美。强调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传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匠心独运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龟蒙的《太湖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太湖的赞美
B. 对工匠精神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自然的怀念
答案:B
“端然遇良工”中的“良工”指的是什么?
A. 好的工匠
B. 好的人
C. 好的石头
D. 好的建筑
答案:A
本诗中提到的“九琳窗”象征着什么?
A. 精美的工艺
B. 艳丽的风景
C. 努力的奋斗
D. 和谐的人际关系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