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6:42
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玉钩垂,犀箔护。
肯递春风,偏断游丝路。
内里暗闻钗响度,
掷地金声,抵得天台赋。
望明妆,遮薄雾。
闹扫虽松,窣堕知何故。
难道拔时纤手误,
倘为侬来,忽地回头顾。
在帘外,玉钩垂挂,犀角制成的屏风轻轻护住。
愿意送来春风,却又阻断了游丝般的路。
内室里隐约听到钗子掉落的声音,
那掷地的金声,胜过天台的赋诗。
望着她的妆容,轻轻遮住薄雾。
即使打扫得再松散,为什么还是悄然落下?
难道是她在拔钗时手轻轻误触?
如果是为了我而来,怎会忽然回头顾盼?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声音常常被压制,她的诗作体现了女性的情感和智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变化。董以宁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女性对爱情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是一首充满柔情的词作,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开头的“玉钩垂,犀箔护”,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温柔典雅的氛围,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内室。紧随其后的“肯递春风,偏断游丝路”,则是对春天的渴望与美好情感的阻隔,暗示了爱情中的无奈与苦涩。诗中“内里暗闻钗响度,掷地金声,抵得天台赋”,通过钗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细腻的情感,钗声不仅是物理的声音,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珍贵。
后面的“望明妆,遮薄雾”,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尽管“闹扫虽松”,却仍然对情感的细腻处理充满了深思。最后的“倘为侬来,忽地回头顾”,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表现了对爱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带有一丝不安和疑虑。这首词在用词上清新典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董以宁作为女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情感中的无奈与期待。
诗词测试:
“玉钩垂,犀箔护”中的“犀箔”指的是什么?
本词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这首诗词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