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23
守灵芽,搬瑞果。
七宝金莲,应结长生果。
无作无为成道果。
出离凡笼,决证真仙果。
老来修,难成果。
透漏真元,败坏只园果。
拍手空回没因果。
譬似无常,速炼全真果。
守护灵芽,采摘瑞果。
七宝金莲,应该能结出长生果。
无为而治,才可成就道果。
超脱世俗,方能证得真仙果。
年老时修行,难以获得成果。
真元透漏,果园只会败坏。
拍手空回,无所作为,得不到因果。
就像无常一样,迅速炼就全真果。
王处一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与道教哲学相关,强调修炼和超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幕遮 徐公问因果》是在道教思想盛行的元代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修道过程的深刻思考。借用对因果法则的探讨,表达了对灵性追求的执着。
这首诗以道教哲学为核心,探讨了修道与因果之间的关系。诗人在开篇提到“守灵芽,搬瑞果”,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修行成果的渴望。在道教中,灵芽象征着修行的开始,而瑞果则是对修行成功的期待。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引入了“七宝金莲”和“长生果”的意象,象征着修行的美好结果。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强调了“无作无为”之道,指出真正的成就来自于超脱和放下世俗的束缚。然而,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年老时修行的困难和果实的难得,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现实的冲突。特别是“透漏真元,败坏只园果”,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对修行的反思。
最后,诗人以“拍手空回没因果”总结,强调了因果法则的无常和修行的艰难,暗示着即便如此,仍需不断追求内心的真理。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道理,展现了道教思想的魅力,给人以启迪与反思。
整首诗围绕道教的修行哲学展开,探讨因果关系,强调超脱、无为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修行成果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七宝金莲”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无作无为”强调的是 __ 的智慧。
判断题:诗中“拍手空回没因果”表达的是对修行成果的失望。(判断对错)
《静夜思》中对人生的思考与《苏幕遮》的超脱哲学形成对比,前者关注个人情感,后者则强调修道与因果的关系。两者都通过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