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

时间: 2025-07-29 07:12:31

诗句

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

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

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12:31

原文展示: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 张耒 〔宋代〕 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 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 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的词笔震动当时的人,末世的文章久已失去真实。 唯独喜爱诗篇超越物象,只因山水与精神相通。 清澈的溪水环绕着荒凉的宅院,幽深的谷中花儿在寂寞的春天绽放。 天上的玉楼终究是恍惚的,人间的遗事已化作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 少年词笔动时人:指作者年轻时的文采已经引起时人的注意。
  • 末俗文章久失真:指末世的文章已经失去了真实性和纯粹性。
  • 独爱诗篇超物象:作者特别喜爱那些超越物质表象的诗篇。
  • 只应山水与精神:认为山水与精神是相通的。
  • 清溪水拱荒凉宅:清澈的溪水环绕着荒凉的宅院。
  • 幽谷花开寂寞春:幽深的谷中花儿在寂寞的春天绽放。
  • 天上玉楼终恍惚:天上的玉楼终究是虚幻不实的。
  • 人间遗事已埃尘:人间的往事已经化作尘埃。

典故解析:

  • 天上玉楼:可能指道教中的仙境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虚幻不实的理想或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苏门四学士”。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怀念古迹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文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晚年时所作,通过对李贺宅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文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贺宅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文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少年词笔动时人”一句,既是对李贺年轻时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年轻时的回忆。而“末俗文章久失真”则表达了对现实文坛的失望。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词笔动时人:赞美李贺年轻时的才华,也暗含对自己年轻时的回忆。
  2. 末俗文章久失真:批评现实文坛失去了真实性和纯粹性。
  3. 独爱诗篇超物象:表达对超越物质表象的诗篇的喜爱。
  4. 只应山水与精神:认为山水与精神是相通的,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5. 清溪水拱荒凉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而美丽的意境。
  6. 幽谷花开寂寞春:进一步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寂寞春天的感受。
  7. 天上玉楼终恍惚:比喻理想境界的虚幻不实。
  8. 人间遗事已埃尘: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认为往事已成尘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上玉楼”比喻理想境界的虚幻不实。
  • 拟人:如“幽谷花开寂寞春”中的“花开”拟人化,赋予花儿寂寞的情感。
  • 对仗:如“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贺宅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文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水:清澈的溪水,象征纯净和美好。
  • 荒凉宅:荒凉的宅院,象征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衰败。
  • 幽谷花:幽深的谷中花儿,象征寂寞和美丽。
  • 天上玉楼:天上的玉楼,象征理想境界的虚幻不实。
  • 人间遗事:人间的往事,象征过去的记忆和现实的尘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词笔动时人”一句,赞美了谁的才华? A. 张耒自己 B. 李贺 C. 黄庭坚 D. 陈师道

  2. “末俗文章久失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文坛的什么态度? A. 赞赏 B. 失望 C. 无所谓 D. 好奇

  3. 诗中“天上玉楼终恍惚”一句,比喻了什么? A. 现实世界的真实 B. 理想境界的虚幻 C. 过去的辉煌 D. 现在的衰败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同样是表达对过去文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文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李贺诗集》:收录了李贺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贺的诗歌风格。

相关查询

浣溪沙 为汉阳李子临姬人小影不似 浣溪沙 浣溪沙三首·鱼占见示先德子韶世丈遗墨残字剪装本,因属题尾 其二 浣溪沙 其二 晚眺 浣溪沙 浣溪沙·余自客金阊,五见岁华矣。每以小词纪之。丙午岁不尽夕,闻箫鼓声,不寐。明日感占此解 浣溪沙 浣溪沙·次韵奉答筠姊中秋寄友 浣溪沙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本券 黍字旁的字 一锅煮 尽其在我 五技鼠 首开头的成语 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头万绪 托物陈喻 修哀 孳孳不息 麦字旁的字 玉食锦衣 車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肇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