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32
原文展示:
和上维道祈雨有应 张耒 〔宋代〕
江乡长夏亢阳骄,太息秋原稻穗焦。 暑气暮收秦地火,雨声秋响浙江潮。 夜斋凉送檐间滴,晓枕清闻竹上飘。 椒醑礼神惭德薄,圣朝当宁四时调。
白话文翻译:
在江乡的漫长夏日里,阳光异常炽热,我叹息着秋天的原野上稻穗因干旱而枯萎。 暑气在傍晚时分似乎收敛了秦地的火焰,秋雨的声音如同浙江的潮水般响起。 夜晚,凉风从屋檐下滴落,清晨,我在枕上清晰地听到竹叶上的雨声。 我用椒酒和醑酒祭祀神灵,感到自己的德行浅薄,但圣明的朝廷应当能够调节四季的气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江南地区经历了一个干旱的夏季后,祈雨有应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干旱的忧虑、对雨水的期盼以及对神灵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长夏的干旱和秋雨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神灵的敬畏。诗中“江乡长夏亢阳骄”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夏季的酷热,而“太息秋原稻穗焦”则进一步以稻穗的枯萎来象征干旱的严重性。后两句“暑气暮收秦地火,雨声秋响浙江潮”巧妙地将暑气的消退与雨声的响起相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结尾的“椒醑礼神惭德薄,圣朝当宁四时调”则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感激和对朝廷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神灵的敬畏。诗人通过对干旱和雨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同时表达了对神灵的感激和对朝廷的期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江乡长夏亢阳骄”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江南地区的湿润 B. 江南地区的酷热 C. 江南地区的凉爽 D. 江南地区的寒冷
“太息秋原稻穗焦”中的“太息”是什么意思? A. 叹息 B. 欢笑 C. 惊讶 D. 平静
“暑气暮收秦地火”中的“秦地火”比喻什么? A. 秦地的酷热 B. 秦地的湿润 C. 秦地的凉爽 D. 秦地的寒冷
“椒醑礼神惭德薄”中的“椒醑”是什么? A. 祭祀用的酒 B. 祭祀用的食物 C. 祭祀用的香料 D. 祭祀用的器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