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5:26
绛都春 春晚,和西麓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清明过了,甚剪花絮柳,尚殢轻寒。
困舞瘦腰,银筝慵理雁尘閒。
衣篝欲试游情懒。
袖华愁裛弓弯。
怨春无语,弦凄素轸,泪湿红兰。
苦说芳期太晚。
认金钗后约,玉箸前痕。
病酒未忺,销愁无计又黄昏。
春心不似归心远。
断魂应怯闻鹃。
故山猿鸟,惊回画烛梦阑。
清明节已经过去,春天的花瓣和柳絮纷飞,轻寒仍然萦绕心间。
我困倦地舞动着瘦弱的腰肢,银筝上的弦音懒散地理顺着雁的尘埃。
我想试试衣袖的风情,却懒得动身。
华丽的衣袖里满是愁绪,袖口沾着弓弦的弯曲。
我怨恨春天无言以对,弦音凄凉如素,泪水湿透了红兰花。
苦苦地说着花期来得太晚。
在金钗下约定的情缘和玉箸前的痕迹让我回忆。
我因病酒未愈,愁绪难消,天色渐黄昏。
春天的心情与归心相去甚远。
听到杜鹃的啼叫,心中不禁感到惶恐。
故乡的猿声和鸟鸣,让我惊醒在烛光下的梦境边缘。
周岸登,清代诗人,其诗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春天、爱情和自然景色,风格典雅而富有情感深度。
《绛都春》创作于清代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绛都春》是一首浓郁的春情诗,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诗的开头以清明节的过后,描绘了春天花絮和轻寒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在写作技巧上,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意象的结合,使得诗句更具音乐感与画面感。诗中“银筝慵理雁尘闲”的描写,既表现了音乐的悠扬,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懒散与忧愁。后面的“衣篝欲试游情懒”则传达出一种对春游的渴望与现实的懒惰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也有对爱情无奈的感慨。如“怨春无语,弦凄素轸,泪湿红兰”一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无语怨恨与对爱情的失落感,情感愈发浓烈。
总之,《绛都春》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爱情和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清明过了,甚剪花絮柳,尚殢轻寒。
清明节过后,春天的花和柳絮纷飞,寒意仍未完全消散。
困舞瘦腰,银筝慵理雁尘閒。
我无力地动着瘦弱的腰肢,银筝上的音符懒散地理顺着尘埃。
衣篝欲试游情懒。
我想试试出游的心情,但却感到懒惰。
袖华愁裛弓弯。
华丽的衣袖中满是愁绪,袖口沾着弓弦的印记。
怨春无语,弦凄素轸,泪湿红兰。
我怨恨春天无言以对,乐器的弦音凄凉,泪水湿透了红兰花。
苦说芳期太晚。
我苦苦叹息花期来得太晚。
认金钗后约,玉箸前痕。
记得金钗下的约定,和玉箸前的痕迹。
病酒未忺,销愁无计又黄昏。
病酒未愈,愁绪难消,天色渐渐黄昏。
春心不似归心远。
春天的心情似乎与归心相去甚远。
断魂应怯闻鹃。
听到杜鹃的啼叫,心中不禁感到惶恐。
故山猿鸟,惊回画烛梦阑。
故乡的猿声和鸟鸣让我惊醒在烛光下的梦境。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绛都春》是关于哪个节日的描写?
诗中“银筝”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怨春无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绛都春》中,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而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则通过水与月的意象,表现了对人生的哲思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