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途中遇晴

《途中遇晴》

时间: 2025-05-07 19:22:17

诗句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2:17

原文展示

途中遇晴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晴天的感受:已经失去了巴陵的雨水,然而仍然在蜀地的坡道上感受到泥泞。天空开阔,斜阳洒满大地,山间晚云低垂。残留的湿气仍然沾湿了草丛,溪水中的余流也依旧在流淌。今晚有明月照耀,乡愁涌上心头,感到远离故乡的悲凉。

注释

  • 巴陵:即巴陵郡,今湖南岳阳,因湖泊而出名。
  • 蜀坂:指四川的坡道,蜀地地形多山。
  • 天开:天空开阔,光线明亮。
  • 斜景:指夕阳的光影。
  • 馀湿:指残留的潮湿。
  • 残流:指仍在流动的溪水。
  • 明月:象征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襄阳,晚年隐居于庐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常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创作背景

《途中遇晴》创作于孟浩然的旅途中,正值他在蜀地游历的时光。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诗的开头,作者提到“已失巴陵雨”,这不只是对气候变化的描写,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失落与孤独。随后的“犹逢蜀坂泥”,则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展现出他旅途的艰辛,蜀道泥泞,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天光、晚云、草湿等细腻的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情绪。“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明月成为思乡的象征,愈加突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在美丽自然中感受到一丝悲伤。全诗的意象交融,情景交融,极具画面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失巴陵雨:失去巴陵的细雨,暗示旅途的干燥和孤独。
  2. 犹逢蜀坂泥:在蜀地的泥泞中行走,反映出旅途的艰辛。
  3. 天开斜景遍:天色开阔,阳光斜洒,展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4. 山出晚云低:山间的晚云低垂,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
  5. 馀湿犹沾草:残留的湿气仍在草上,给人以清新之感。
  6. 残流尚入溪:溪水的余流依然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7. 今宵有明月:明月高悬,带来思乡的情感。
  8. 乡思远凄凄:思乡之情遥远而悲凄,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明月、残流、湿草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同时又渗透着深刻的思乡情感。
  • 比喻:明月比作思乡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却是深沉的乡愁,反映出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陵:象征着美好的故乡和温暖的情感。
  • 蜀坂:代表旅途的艰难与挑战。
  • 明月: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常常在古诗中用作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巴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岳阳
    B. 四川
    C. 河南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
    C. 愤怒

  3. “今宵有明月”中“明月”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思乡
    C. 战争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与《途中遇晴》相比,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情,但王维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顾倅之钱塘 雨中寄刘沈二别驾 阳山 效香奁体二首 宿蔡村夜起 姑苏杂咏 香水溪(在吴故宫) 寄家书 剡原九曲(九首) 少年行二首 晚过青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叮当 三槐九棘 包含莅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利辞 忠心耿耿 复礼克己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布刀 名门望族 包含第的词语有哪些 宕涤 旷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