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

时间: 2025-05-02 10:37:09

诗句

分忧從汉殿,捧诏出萧牆。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7:09

原文展示: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 杨亿 〔宋代〕 分忧從汉殿,捧诏出萧牆。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从汉殿分担忧虑,捧着诏书离开宫墙。路途深入三吴之地,船只漂浮在漫长的水路上。在石门旁题诗,梦回斗城之旁。清晨看到云彩,依稀认出帝都的方向。

注释: 字词注释:

  • 分忧:分担国家的忧虑。
  • 汉殿:指皇宫。
  • 捧诏:手持皇帝的诏书。
  • 萧牆:宫墙。
  • 三吴:指古代吴地的三个部分,泛指江南地区。
  • 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斗城:指京城,因古代京城多建有高楼,可以观星斗,故称。
  • 云物:云彩。
  • 帝乡:指京城。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其诗文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为其奉使江南时所作,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杨亿奉使江南时所作,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奉使江南的旅途情景,通过对路途的描述和对京城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中“分忧從汉殿,捧诏出萧牆”表达了诗人肩负重任的庄严感,“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则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后两句“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和“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则抒发了对京城的深切思念,清晨的云彩勾起了对帝都的依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忧從汉殿,捧诏出萧牆”:诗人从皇宫出发,肩负国家的重任,手持诏书离开宫墙。
  2. “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路途深入江南,船只漂浮在漫长的水路上。
  3.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在石门旁题诗,梦中回到京城之旁。
  4.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清晨看到云彩,依稀认出京城的方向。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分忧從汉殿,捧诏出萧牆”和“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
  • 拟人:“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中的“依依”赋予云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奉使江南时的旅途感受和对京城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殿:皇宫,象征国家。
  • 萧牆:宫墙,象征皇权。
  • 三吴:江南,象征旅途的遥远。
  • 石门:旅途中的地标,象征旅途的停留。
  • 斗城:京城,象征家乡和思念。
  • 云物:云彩,象征思念和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分忧從汉殿”中的“汉殿”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寺庙 C. 学校 D. 市场 答案:A

  2. “路入三吴远”中的“三吴”指的是什么地区? A. 江南 B. 华北 C. 西北 D. 东北 答案:A

  3. “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中的“帝乡”指的是什么? A. 京城 B. 家乡 C. 战场 D. 市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杨亿此诗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杨亿的诗更多地体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杨亿在其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河冰稍解喜呈王适 句 其四 山胡 三不归行 那吒 孔君亮廊中新葺阙里西园弃官而归 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斋户部右曹元日赋三绝句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雍睦 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背信负义 余残 尢字旁的字 相继而至 偷偷摸摸 贪得无厌 尖纤 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罄的词语有哪些 不名数 秃宝盖的字 高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踵武相接 坚甲厉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