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19
饮鹤池边万木稠,养龙崖上五峰秋。
藤垂绝壁云添润,涧落哀湍雪共流。
田父占年惊玉旆,诗仙留迹叹昆丘。
西风落日山阳道,空对红尘忆旧游。
在饮鹤池边,万树繁茂,养龙崖上五峰显得格外秋意盎然。
藤蔓垂挂在绝壁上,云雾为之增添润泽,山涧的流水伴着悲伤的湍流与雪水一同奔流。
田间的农夫占卜丰年,惊喜于玉帛般的预兆;那位诗仙在此留下足迹,感叹昆丘的壮观。
西风吹拂,落日西沉,我独自走在山阳的小道上,空对红尘,追忆昔日的游乐。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舟,号渔洋,金代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融汇了唐诗的俊逸与宋词的细腻,作品多以山水、咏史为主题。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好问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美景的热爱与对昔日游乐的追忆,反映了他在金朝衰落时期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秋日的山水景色,同时透出诗人内心的乡愁与对往昔的怀念。开头的“饮鹤池边万木稠”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万木竞相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旺盛;而“养龙崖上五峰秋”则引入了高远的山峰,借以对比出静谧与宏伟,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藤垂绝壁云添润”,描绘了绝壁之上藤蔓的柔美与云雾的缥缈,给人一种优雅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涧落哀湍雪共流”,以流水的悲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两句转向人事,田父占年惊玉旆,显示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希望;而“诗仙留迹叹昆丘”,则是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刻思考。最后,西风落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使得诗人对往昔游乐的追忆愈发浓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饮鹤池”指的是哪个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诗仙”是谁?
“西风落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其情感更加豪放,充满了对人生的洒脱与纵情,而元好问的《望崧少》则更显得温柔细腻,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