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5:36
骤雨打新荷
水绿平池,又柳疏蝉断,花亸莺娇。
四檐鸣玉,急响入芭蕉。
未落银床一叶,甚秋色西来如潮。
断又续,似银河化泪,湿遍鲛绡。
今年轻容早换,任斑斑点点,暮暮朝朝。
马上楼上,两处唱潇潇。
自别苏州画舫,算祇为吴娘魂销。
绣被底,今宵骤寒,应是秋宵。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的水面碧绿,柳树稀疏,蝉声断续,花朵凋零,黄莺娇俏。屋檐下传来清脆的鸣声,急促的声响透过芭蕉叶子。银色的床上落下了一片叶子,秋天的色彩如潮水般从西边涌来。雨时断时续,像银河的泪水,湿透了轻纱。
今年的年轻容颜早已改变,任凭斑斑点点的痕迹,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在变换。在楼上马背上,有两处清唱潇潇的曲子。自从离开苏州的画舫,似乎只是为了吴娘的灵魂而销魂。
绣被底下,今夜骤然感到寒冷,想必是秋天的夜晚。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交织。
《骤雨打新荷》创作于壬寅年七月三日,正值夏季的末尾,天气逐渐转凉,诗人以骤雨为引子,抒发对秋天即将来临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
《骤雨打新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场景,诗中通过雨水、池塘、柳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水绿的池塘和稀疏的柳树,立即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而蝉声的断续又增添了一种孤独感,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未落银床一叶”的意象,传达出秋天逐渐逼近的感觉。秋天的色彩如潮水般涌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接下来“似银河化泪”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内心的忧伤,仿佛是流泪的银河,湿透了一切。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与吴娘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念,尤其是在“自别苏州画舫”一句中,苏州的画舫成为了美好回忆的象征,勾起了诗人的情感。最后,绣被底下的寒意,预示着秋天已然来临,诗人在这静谧的夜中感受到深深的惆怅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回望。
水绿平池,又柳疏蝉断,花亸莺娇。
四檐鸣玉,急响入芭蕉。
未落银床一叶,甚秋色西来如潮。
断又续,似银河化泪,湿遍鲛绡。
今年轻容早换,任斑斑点点,暮暮朝朝。
马上楼上,两处唱潇潇。
自别苏州画舫,算祇为吴娘魂销。
绣被底,今宵骤寒,应是秋宵。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在回忆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孤独、惆怅和对爱的追忆。
《骤雨打新荷》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吴娘”指的是谁?
“似银河化泪”的意境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