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八 红香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八 红香》

时间: 2025-05-07 16:54:04

诗句

子因南岳仙人得,花自蓬莱海上来。

每岁枝头春意闹,香风红艳满楼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4:04

原文展示:

子因南岳仙人得,花自蓬莱海上来。每岁枝头春意闹,香风红艳满楼台。

白话文翻译:

这位仙人因南岳而得到了这种花,仿佛是来自蓬莱海上的美丽花朵。每年春天来临时,花枝上春意盎然,香气和红艳的花朵充满了楼台。

注释:

  • :指的是诗中提到的仙人,可能是指某位高人或神仙。
  • 南岳:指的是南岳衡山,古代名山之一,常被视为道教胜地。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美好。
  • 春意闹:春天的气息在枝头争先恐后地展现出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
  • 香风红艳:形容花香和花色,表现出花的美丽与芬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追求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意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描绘了南岳的美丽花卉和春日的生机,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南岳时的所见所感,结合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红香》通过描绘南岳仙人所得的美丽花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第一句提到仙人,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暗示着这朵花的非凡来源,赋予了花更多的神秘感和价值。接下来的“花自蓬莱海上来”,则通过地理的对比,增强了花的珍贵和独特。

再者,诗人以“每岁枝头春意闹”描绘春天的生机,生动展现了春日的热闹与繁盛,仿佛能听到春风拂过花枝的声响,这种动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最后一句“香风红艳满楼台”则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令人在想象中仿佛置身于花丛之中,体验香气四溢的愉悦。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因南岳仙人得:暗示这朵花的来源非同寻常,赋予它神秘色彩。
  2. 花自蓬莱海上来:传达了花的美丽和珍贵,联想到仙境的美好。
  3. 每岁枝头春意闹:描绘春天的生机,展现自然的活力。
  4. 香风红艳满楼台:利用感官描绘,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来自蓬莱的珍品,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春意“闹”,使春天具有人性,表现其生动活泼。
  • 对仗:如“香风红艳”与“满楼台”,形成美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花卉,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岳:象征高远、神秘。
  • 蓬莱:代表理想与美好。
  • 春意:象征生机、希望。
  • 香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人是因为什么而得花?

    • A. 南岳
    • B. 蓬莱
    • C. 楼台
  2. 诗中“春意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寂静
    • B. 生机勃勃
    • C. 暴风骤雨
  3. 诗中“满楼台”与哪个意象相呼应?

    • A. 香风
    • B. 南岳
    • C. 仙人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姜特立的《红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姜特立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而王维则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季节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表达。

相关查询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用年字)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 寓兴二首 其一 刘驸马水亭避暑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送春曲三首 九日登高 杂曲歌辞。纪南歌 怀妓(前三首一作刘损诗,题作愤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志合道 包含氯的词语有哪些 家亡国破 辵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包含辩的成语 牛顿第二定律 赵氏孤儿 昼锦荣归 接替 朱辬皂盖 病字头的字 韋字旁的字 买路钱 予人口实 爿字旁的字 胡吃海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