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何桂林

《何桂林》

时间: 2025-05-07 22:03:15

诗句

十万馀工造羽仪,夹堤浮浪去参差。

堂堂送入江都去,浑忘当年揽颈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15

原文展示:

十万馀工造羽仪,夹堤浮浪去参差。堂堂送入江都去,浑忘当年揽颈时。

白话文翻译:

十万多名工匠精心打造了华丽的仪仗,沿着堤岸,船只随波浪起伏,参差不齐地前行。庄严地送入江都,却几乎忘记了当年亲密无间的情景。

注释:

  • 羽仪:古代帝王或贵族出行时所用的仪仗,以羽毛装饰,显得华丽。
  • 夹堤:指两岸堤坝之间。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堂堂:庄严、宏大的样子。
  • 江都:指扬州,古称江都。
  • 浑忘:几乎忘记。
  • 揽颈:亲密的动作,表示关系亲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次盛大的仪仗队伍送往江都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次盛大的仪仗队伍送往江都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感慨。文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亲密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庄严场面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十万工匠打造的华丽仪仗,以及船只沿堤岸参差前行的景象,展现了盛大的场面。诗中的“堂堂送入江都去”一句,既表现了仪仗的庄严宏大,又隐含了诗人对过去亲密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浑忘当年揽颈时”,则巧妙地转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变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文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万馀工造羽仪”:描绘了工匠们精心打造仪仗的盛况,羽仪的华丽象征着盛大的场面。
  2. “夹堤浮浪去参差”:通过船只沿堤岸参差前行的景象,展现了动态的美感。
  3. “堂堂送入江都去”:表现了仪仗的庄严宏大,以及送往江都的盛况。
  4. “浑忘当年揽颈时”:转折表达了对过去亲密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羽仪”比喻仪仗的华丽。
  • 拟人:“夹堤浮浪去参差”中的“浮浪”拟人化,赋予船只动态的美感。
  • 对仗:“堂堂送入江都去”中的“堂堂”与“江都”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盛大仪仗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亲密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盛大场面的赞美,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羽仪:象征着华丽和盛大。
  • 夹堤浮浪:展现了动态的美感,象征着变化和流动。
  • 堂堂:象征着庄严和宏大。
  • 揽颈:象征着亲密和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羽仪”指的是什么? A. 仪仗 B. 船只 C. 堤坝 D. 工匠 答案:A

  2. 诗中的“堂堂送入江都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庄严 D. 怀念 答案:C

  3. 诗中的“浑忘当年揽颈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庄严 D. 怀念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瓜洲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文同此诗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但文同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盛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送人游湘中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西园闲兴(二首) 吴宫 客夜闻女病(时在钱塘) 秋日江馆咏怀 题赵希远画宋杭京万松金阙图 回文 凉州词(二首) 伐木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象澄澈 暴虎冯河 包含嗒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虫沙猿鹤 濆濞 羞与为伍 都乡侯 勇于自责 兀字旁的字 惙顿 耒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一蹶不兴 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武断专横 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