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8:16
问何年移根太液,冰姿隔断尘土。轻笛塘外鸣珂散,吹尽柳堤残暑。天澹泞,逗叶叶新凉扇子湖边雨。瀛洲尺五,是彩仗分红,宫沟沁绿,香影漾帘户。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无言解笑人否?碧筒冷注葡萄酿,中有九重仙露。留客处,任醉折花枝容我闲鸥鹭。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一丛紫蓼,写入晚晴赋。
问:哪一年我能将根移植到太液池边,清冷的姿态使我与尘世隔绝。轻柔的笛声在塘外响起,吹散了柳堤的余暑。天空淡淡的,湖边的雨水逗弄着新凉的扇子。瀛洲的美景,宛如彩色的车驾分开红尘,宫沟中绿意盎然,香气在帘户间荡漾。轻盈的水波轻轻滑去,像是舞动的霓裳,不知笑的人是否能懂其中的无言?碧筒中冷却的葡萄酒,里面蕴含着九重仙露。留客在此,让他醉倒在花枝下,而我悠闲地看着鸥鹭。桥湾边漫步,几只蜻蜓飞舞,紫色的蓼草在晚晴中绘写下这一幅画面。
作者介绍:项鸿祚(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意境悠远著称,多创作抒情诗和咏物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社会,正值文人雅士喜欢吟咏自然、抒发情感的时期。诗中展现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摸鱼儿六首 其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问何年移根太液”引入,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暗示诗人渴望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安居乐业。接着通过“冰姿隔断尘土”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既脱离了尘世的混沌,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的气息。
在诗中,轻笛声和柳堤的描写不仅增添了音乐感,也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湖边,感受着夏日的余温与凉爽的雨水。诗人通过“凌波去,按彻霓裳卷舞”展现了一种轻灵的舞姿,似乎在表达内心的欢悦与洒脱。而“碧筒冷注葡萄酿,中有九重仙露”的意象则暗示着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仿佛是在向世人传达一种超凡脱俗的饮酒文化。
最后,诗人以“桥湾信步,并几个蜻蜓”结尾,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晚景画面,蜻蜓飞舞、紫蓼摇曳,正是诗人理想生活的写照。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超然脱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宁静中找到自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太液”指的是:
A. 一种饮品
B. 传说中的地方
C. 古代园林
D. 一种花卉
“轻笛塘外鸣珂散”中的“鸣珂”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夏日的余温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的欢笑
D. 生活的烦恼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日常琐事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