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思佳客·闰中秋

《思佳客·闰中秋》

时间: 2025-05-03 22:09:25

诗句

丹桂花开第二番。

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

可怜闲剩此婵娟。

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25

原文展示:

吴文英的《思佳客·闰中秋》

丹桂花开第二番。
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
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
可怜闲剩此婵娟。
素娥未隔三秋梦,
赢得今宵又倚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中秋时节的美丽景象。金桂在这个季节开花,东边的花园里,宴会的时间变得宽裕。人们在这人间的美好时光里,虽然有离别,但又能相聚,就像海上的仙船来来往往,难以分开。在这半凉的秋天,令人怜惜的是,仍然留下了这美丽的月光。月亮的女神尚未隔断我们三秋的梦境,因此今夜我又倚在栏杆上,感慨万千。

注释:

  • 丹桂:指的是秋天开花的桂花,象征着丰收和美好。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可能是隐喻隐居或乡村的生活。
  • 宝镜:比喻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
  • 仙槎:指神仙的船,象征游历与幻梦。
  • 素娥:指嫦娥,月亮的女神,象征美丽与孤独。
  • 婵娟:形容月亮的皎洁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愚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以清丽见长,善于抒发个人情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

《思佳客·闰中秋》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家庭团圆之时,表达了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闰中秋的特殊性使得词人对这一节日的情感更加深厚, evoke出浓厚的乡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歌鉴赏:

《思佳客·闰中秋》是一首典型的中秋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有美态。开篇以“丹桂花开第二番”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秋季的气息,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熟悉的感觉。接着“东篱展却宴期宽”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氛围,似乎在邀请人们一同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

词中的“人间宝镜离仍合”,诗人借用月亮的比喻,表达了人们生活中的聚散离合。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间的情感,既有离别的惆怅,也有团圆的美好,这种对比让整首词更加深刻。尤其是“可怜闲剩此婵娟”,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最后,诗人提到“素娥未隔三秋梦”,这既是对嫦娥的想象,也是对团圆梦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渴望与期待。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秋季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起伏的感悟,既温暖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深刻地反映了人间的情感与命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桂花开第二番。”
    表达了桂花在秋季再次盛开的景象,暗示着丰收与团圆的到来。

  2. “东篱展却宴期宽。”
    描绘了在东边的篱笆旁,宴会的时光显得更加宽裕,体现了生活的闲适。

  3. “人间宝镜离仍合,”
    使用“宝镜”比喻月亮,传达了人们在离别与重聚之间的情感复杂。

  4. “海上仙槎去复还。”
    以“仙槎”象征不朽的情感与追求,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船只在海上漂泊。

  5. “分不尽,半凉天。”
    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似乎无尽的思念在此时被唤醒。

  6. “可怜闲剩此婵娟。”
    表达了对月亮的怜惜与珍视,暗示着孤独的美丽。

  7. “素娥未隔三秋梦,”
    通过嫦娥的意象,展现了不隔的情感,暗示着心中对团圆的渴望。

  8. “赢得今宵又倚阑。”
    诗人在夜晚依靠栏杆,感慨万千,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间宝镜”,将月亮比作宝镜,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将月亮和仙槎赋予人的情感,使得描写更具生动性。
  • 对仗:全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眷恋与思念,兼具对人生聚散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人们在节日中的情感共鸣,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桂:象征丰收与美好,代表着秋天的成熟。
  • 宝镜:月亮的象征,代表团圆与美好。
  • 仙槎:象征梦幻与追求,代表着人们对理想的向往。
  • 素娥:嫦娥的象征,代表孤独与美丽,传达出一种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丹桂”指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桂花
    • C. 兰花
    • D. 菊花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素娥”是指__

  3. 判断题: 诗中“海上仙槎去复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船只漂泊的主题。 (对/错)

答案:

  1. B. 桂花
  2. 嫦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中秋月亮与团圆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与吴文英的词作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但李清照更显得忧伤,而吴文英则带有更多的温暖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崔侍御赴京 送刘四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宋少府东溪泛舟 送钱子入京 宴陈十六楼(楼枕金谷) 送刘方平 寄綦毋三 送卢逸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胆俞 连具枷 颛阃 衣字旁的字 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谦以下士 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一清二楚 包含舫的词语有哪些 八街九陌 丹赤漆黑 匝岁 私字儿的字 包含鲰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贵人贱己 忽隐忽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