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0
《宴陈十六楼(楼枕金谷)》
作者:李颀 〔唐代〕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
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楼阁,位于金谷景区旁边,表达了古人对这一地方的深厚情感。阳光正好落在庭院中,黄花在阴凉的涧边悄然生长。周围的树木稀疏,四邻传来寒冷的砧声。石头上题写的诗句,经过千年的风雨依然留存至今。
作者介绍:李颀,字梦阮,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官员,因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观,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颀游历金谷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古人情怀的追忆。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常常聚集于此,吟诗作对,李颀在此地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宴陈十六楼》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楼阁、金谷、庭院及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人情怀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西楼对金谷”,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的关系,更暗示了诗人与古人心灵上的共鸣。接着,“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两句,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阳光洒落,花朵悄然生长,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后面的“万井度寒砧”则引入了人声,表现出农人勤劳的生活场景,与前面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尊重。最后一句“千年留至今”将时间拉长,赋予这幅画面以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诗人与自然、古人之间的情感也在此得以升华。整体上,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与人文的思考,体现了李颀诗歌的深邃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情思考,传达出一种怀古之情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谷”是指什么?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万井度寒砧”中的“砧”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