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1:39
作者: 王国维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月落飞乌鹊。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和士女盈盈欢谑。眼底春光何处也?只极度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遣愁何计频商略。恨今宵书城空拥,愁城难落。陋室风多青灯灺,中有千秋魂魄。似诉尽人间纷浊。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与蝴蝶,遽然觉。
月亮落下,乌鹊飞舞。更深的夜里,声声敲打着岁月的残骸,城头传来寒冷的更鼓。曾几何时,我在游玩之处,偏又记起那一栏盛开的红药花。与儿女们欢声笑语,眼底的春光又在哪里呢?只是极目远望,山野辽阔,侧身一看,天地显得狭窄。又怎能频频商讨解愁的对策呢?今夜对着空荡的书城感到无比惆怅,愁苦如同难以消散的阴云。陋室里风多,青灯闪烁,心中藏有千秋的魂魄。似乎在诉说人间的纷乱浑浊。在这短短的百年里,我这一微躯又如何能消解今古的哀乐?与蝴蝶偶然相遇,心中却感到一阵觉醒。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浩然,号静安,晚号湘江,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与戏剧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之一,提倡文学的革新和文化的复兴。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传统的韵味,也有现代的思潮。
创作背景:
《贺新郎》写于王国维的人生晚期,时值国事多艰,个人处于困境。这首词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贺新郎》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王国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开篇以“月落飞乌鹊”引入,描绘了孤寂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随着“更声声暗催残岁”的深入,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常常让人陷入思绪的漩涡。接下来的“曾记年时游冶处”,让人不禁想起青春的欢乐与无忧,而如今却只能在“愁城难落”中徘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陋室风多青灯灺”一语,诗人以简陋的环境衬托出内心的孤独与清醒,而“千秋魂魄”则暗示了他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在诗末,诗人与蝴蝶的相遇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突显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深刻,表现了王国维对个人命运、历史兴衰的反思,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溯,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通过个人的情感,映射出对历史与社会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生活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柝”是指什么?
诗人怀念的“游冶处”是指?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