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千岩曲水

《赋千岩曲水》

时间: 2025-05-06 19:08:14

诗句

红雨洒溪流,下濑仍小驻。

鱼队猎残香,故故作吞吐。

老子把一杯,微风忽吹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8:14

赋千岩曲水

原文展示:

红雨洒溪流,下濑仍小驻。
鱼队猎残香,故故作吞吐。
老子把一杯,微风忽吹去。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细雨洒落在溪水上,溪水仍然缓缓流淌。
鱼儿在水中游弋,追逐着残留的香味,时而故作吞吐。
老子端起一杯酒,微风突然将酒吹走。


注释:

  • 红雨:形容雨水的细腻,如红色的细雨。
  • 溪流:小河流。
  • 小驻:微微停留。
  • 鱼队:指鱼群。
  • 猎残香:追逐残余的香气。
  • 吞吐:在水中上下浮动。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意指哲学的深邃。
  • 微风:轻柔的风。

典故解析:
提及“老子”时,暗指道教哲学,强调自然的流动和随缘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和诗作。他的作品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有独特的风格,常常反映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姜夔游览山水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赋千岩曲水》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学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红雨洒溪流”描绘了一幅细腻的自然图景,雨水轻轻洒落,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接着,“鱼队猎残香”的描写则引入了生命的活力,鱼儿在水中游弋,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灵动。最后一句“老子把一杯,微风忽吹去”,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随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红雨洒溪流”:描绘了雨水如红色的细雨洒落在溪水上,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下濑仍小驻”:溪水在小石滩处缓缓流动,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状态。
    • “鱼队猎残香”:鱼儿在水中追逐着水面上残留的香气,展现生动的自然景象。
    • “故故作吞吐”:鱼儿在水中上下浮动,似乎在玩耍,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 “老子把一杯”:提及老子,暗指道教的哲学,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微风忽吹去”:微风的轻拂象征着无常,人生的变化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生活中的哲理,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鱼儿的动作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句式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无常中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红雨:象征着柔美与宁静。
  • 溪流: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鱼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老子:引发对哲学的思考,体现道家的思想。
  • 微风:象征着无常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子”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 A. 孟子
    • B. 老子
    • C. 荀子
  2. “鱼队猎残香”中的“猎”字在此句中有什么含义?

    • A. 捕捉
    • B. 追逐
    • C. 欣赏
  3.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爱情的思考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姜夔的《赋千岩曲水》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情感的抒发,而姜夔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姜夔研究论文集

相关查询

贺新郎(忆鹤) 贺新郎 为冒君苗催妆 贺新郎 四月三十日赠肖健二首 其一 贺新郎 其十八 题王山樵先生镜阁 贺新郎 蘧庵先生令孙女出阁词以志贺即次先生原韵 贺新郎·客舍感怀呈汪公有 贺新郎三首 其二 贺新郎·璎珞珠垂缕 贺新郎 夜读羡季师稼轩词说感赋 贺新郎·吴陵僧寺看紫藤绣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情脉脉 道远知骥 飘零蓬断 言有尽而意无穷 谷字旁的字 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次宴 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翮已就 揽名责实 貝字旁的字 炒买炒卖 包含滔的成语 包含投的成语 诗肩瘦 铺说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