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1:05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
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
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君王喜爱这种丑陋的石头,石头上有许多孔洞。
这样的怪模样,能有什么补天的本事呢?
不是我说的话不能改变,怎么能来到这宫中呢?
难道她能比作柱子和基石,经过磨砻而光洁明亮?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洲,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强调诗歌的音乐性与意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石头的描写,表达对权力与审美的思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对丑石的描绘,隐喻了对权力与审美的探讨。君王钟爱那些形状丑陋、满是孔洞的石头,似乎在讽刺当时社会对外貌与形式的偏重。诗中的“补天”意象,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暗示了对不完美事物的无奈与嘲讽。诗的最后两句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挣扎,强调了自我与权力之间的隔阂,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和对美的向往。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透过石头的丑陋,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美的追求。通过对比之手法,梅尧臣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反思,尤其在宋代这样一个重视文化与艺术的时代,诗人以独特视角揭示了社会的另一面。
君王爱石丑,百孔皆相通。
怪状一如此,补天有何功。
匪言不可转,安得来宫中。
女岂比柱础,莹然受磨砻。
本诗通过对丑陋石头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表现出对美的渴望与对权力的无奈。
君王爱什么样的石头?
“百孔皆相通”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补天”是哪个神话故事?
答案: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歌多描绘自然之美,而梅尧臣则更加关注社会与人性,体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诗歌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