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9:50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作者:梅尧臣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
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
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
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
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
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我早已厌倦了宦海漂泊的生活,因此这次回到了江南。刚开始时匆匆辞别故乡,连春蚕的事情都顾不上。腊月的寒冷依旧在路上,险峻的道路我早已熟悉。小舟停靠在淮海,喜遇释子谈天说地。我们已经有十五年没见面了,他依然在卧岩庵。偶然见到他就像老朋友重聚,留连忘返也是一种幸福。感叹时间流逝,不禁泪目,怀着悲伤的心情难以承受。一起看着云中飞鸟,欣赏着夕阳的美丽。为何不念起旧日的隐居生活,山水间我只愿沉醉其中。我从湖上离去,身边的微薄爵位和孩子也显得轻松。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表达了他对过往友谊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背景是他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以“久已厌宦旅”开篇,直接表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归于自然、回归故土的心情。开头几句,诗人对春蚕的提及,既是对生计的思考,也是对繁忙生活的反思。随后,他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小舟停靠的愉悦,展现了他与释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与释子相遇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十五年的别离让重聚显得格外珍贵。诗人对旧时光的感慨与怀念,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则引导读者思考,诗人宁愿放下世俗的荣华富贵,沉醉于山水之间,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谊的怀念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借以反映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中立
诗人在与释子重聚时,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开心
B. 伤感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班班云中鸟”主要象征:
A. 忧伤
B. 自由
C. 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