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1:01
太守风流甚,吟牋写蜀麻。
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
蜡炬传新火,朱栏发旧花。
月光将欲满,特地炤铅华。
这位太守风流洒脱,吟诵的诗篇写着蜀地的麻布。
春天的游子在哪里呢?映照着柳树的,是哪家的窗户?
蜡烛传递着新点燃的火光,朱红的栏杆上盛开着旧日的花朵。
月光即将圆满,特意照耀着铅华的光辉。
“蜡炬传新火”可能暗指灯光的传递,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朱栏发旧花”则提及在春天的背景下旧事物的重现。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原,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坐在宴席上,借酒抒怀,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
梅尧臣的《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生机与情感。诗中“太守风流甚,吟牋写蜀麻”一句,既描绘出太守的风雅,也隐含了诗人对其才情的赞赏。接下来的“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则引导读者思考春天的归属与温暖,展现出一种寻春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在内容上,从自然的描写到人情的感慨,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哲思。诗人在点滴日常中发现诗意,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全诗围绕春天的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生死与生活的深思,表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太守风流甚,吟牋写蜀麻。 这句中的“蜀麻”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食物
C. 四川的麻布
D. 一种诗体
“寻春何处客”中“寻春”指的是什么?
A. 寻找春天的踪迹
B. 寻找春天的食物
C. 寻找春天的人
D. 寻找春天的花朵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春天的向往与思考
C. 对生活奢华的描绘
D. 对诗歌创作的感慨
梅尧臣与王维的春天描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