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

时间: 2025-05-07 09:54:24

诗句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4:24

原文展示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白话文翻译

远近的中条山上插着树木,黄河在这里倾泻而下,走向远方。蒲坂这个城市就在河边,十万户人家屋顶上覆盖着碧绿的瓦片。官员、商人、工人和农民都在这里忙碌着,只有侯独自在书斋中安静地理书。侯正在边境守卫,听着胡笳的声音,书房里满是几车的书籍。将来他不再按清商的乐曲来生活,也不再学习种植东陵的瓜。现在,老战马在庭院下,厨房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斋签和牙具。早上听到鸡鸣,晚上听到乌鸦叫,眼睛昏花,秋天的匣子里生出铜色的花。儿孙们在诵读书籍,声音在耳边回响,客人来访时不要谈论常山的蛇。

注释

  • 中条:指中条山,位于今山西省。
  • 蒲坂:古地名,今山西省蒲县。
  • 胡笳:指胡人演奏的乐器,暗喻边境生活。
  • 东陵瓜:一种名贵的瓜,象征富贵或奢华。
  • 常山蛇:常山的蛇,古代传说中的毒蛇,象征危险或不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史诗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往往描绘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在蒲坂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边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书卷气和安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蒲坂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通过对比忙碌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的静谧书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开篇以“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随后转入对城市生活的描述,突显了人们的忙碌与喧哗。而“侯独理斋窗照纱”则显示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书籍的堆积和老战马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战乱的厌倦。诗后半部分以家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后代的希望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条插远近:描述中条山的树木从远及近,表现出山的巍峨。
  2. 黄河泻直斜:黄河水流奔腾而下,展现出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
  3. 蒲坂之城在其涯:蒲坂城紧邻河岸,形象生动地描绘城市的地理位置。
  4. 渠渠碧瓦十万家:形容城中十万户人家,屋顶碧瓦,生机勃勃。
  5. 官商工农共扰扰:描绘了社会的繁忙与多元,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6. 侯独理斋窗照纱:突出诗人对安静书房生活的向往。
  7. 侯方守边听胡笳:暗示边境的守卫生活,带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8. 满屋蓄书凡几车:书籍堆积如山,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
  9. 他年不按清商乐:表明将来不会依赖流行音乐,追求内心的和谐。
  10. 亦莫学种东陵瓜:劝诫不要追求奢华,强调生活的简单。
  11. 老系战马向庭下:描绘老战马在庭院中的场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12. 厨架整娖斋签牙:显示书斋的整洁与安静,营造出一种书卷气。
  13. 朝闻鸣鸡夕闻鸦:强调日常生活的宁静与规律。
  14. 眼昏秋匣生铜花:暗示眼花缭乱,可能是年岁渐长的感慨。
  15. 儿孙诵习且盈耳:后代们在读书,体现出家庭的书香氛围。
  16. 客来休论常山蛇:劝导来客不要谈论危险的事情,渴望平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朝闻鸣鸡夕闻鸦”,构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满屋蓄书凡几车”,形象生动地表述书籍的丰富。
  • 拟人:如“眼昏秋匣生铜花”,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静谧书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繁忙与战乱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中条山:代表自然的雄伟与永恒。
  2. 黄河:象征生命与力量。
  3. 蒲坂:人文环境的代表,连接自然与社会。
  4. 书籍:知识与智慧的象征。
  5. 战马: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流逝。
  6. 鸡与鸦:日常生活的真实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条”指的是哪里?

    • A. 山西省
    • B. 河南省
    • C. 四川省
    • D. 广东省
  2. 诗人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期望?

    • A. 依赖清商乐
    • B. 种植东陵瓜
    • C. 追求简单与宁静
    • D. 追求奢华
  3. 诗中“侯独理斋窗照纱”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繁忙的市场
    • B. 安静的书房
    • C. 战场的景象
    • D. 田园风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世界,具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梅尧臣诗集》
  2. 《宋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苏武 古风·其五十九 自遣 流夜郎赠辛判官 乌夜啼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观猎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上三峡 西施 / 咏苎萝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举止不凡 忠臣烈士 隹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可望不可及 食不充肠 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糠 帮派 卤字旁的字 诘擿 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虾舋 韋字旁的字 路人皆知 麟凤龟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