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0:39
利名抛却。入广莫乡闾,委蛇盘礴。水曲山隈,烟村云屋,随分葛衣藜藿。任他玉堂轩冕,争似茅庐丘壑。志廖廓。向东篱消遣,西园吟酌。绵邈。无为作。不遇个人,何处谈玄略。书笈琴囊,石坛瓦鼎,此外并无真乐。幽雅淡然风范,端的凭谁光烁。自消索。有一溪松月,千年猿鹤。
抛弃名利,进入广阔的乡村,悠然自得。蜿蜒的水流和山间的风光,烟雾缭绕的村庄和云雾笼罩的房屋,随意穿着简单的衣服。无论他们在华丽的大厅里如何争斗,怎么比得上这茅草屋和山丘的清幽?我的志向是宽广的,向东边的篱笆消遣,向西边的花园吟唱。悠远的情怀,不必去追求什么。不遇见知己,何处可以谈论那些深奥的道理?琴书和古籍,石坛和瓦鼎,除此之外并没有真正的乐趣。那种幽雅淡泊的风范,究竟依靠谁来照射光辉?我自得其乐。只要有一条溪水,一轮明月,千年的猿鹤在此栖息。
作者介绍: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佚名诗人,代表了宋代士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倾向。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士人们追求隐逸生活,崇尚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名利、官场纷争时的淡然态度,选择归隐于山水之间,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喜迁莺·利名抛却》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自我内心世界的向往。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述,诗人抛却了利名的束缚,选择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描绘出水曲山隈、烟村云屋的美好画面,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诗中,诗人强调了志向的广阔和精神的自由,认为与其追逐名利,不如享受简朴生活中的乐趣。书笈琴囊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文化内涵的重视,而石坛瓦鼎则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诗人以“溪松月”和“千年猿鹤”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归属感,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名利的超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葛衣藜藿”象征什么?
诗人对“玉堂轩冕”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喜迁莺·利名抛却》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